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网络作为一门应用技术,不仅使通讯方式发生了革命性重大变革,网络的发展也越来越展示出虚拟空间的复杂性,青少年网民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等都在受到网络发展带来的震荡和变革。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各种非主流价值观、非传统价值观对青少年的侵蚀,势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因此,在网络时代,如何为青少年构建社会所认同的、向上的、健康的精神家园,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改进和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思想教育;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51-03

新兴网络文化一般是指在互联网和手机中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状态,其主要依靠网络信息传播、使用和承载,其表现形式为网络新闻、动漫、游戏、影视、文学、论坛、购物等等,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当代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是网络快速发展的主力军,由于青少年本身的网络生存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新兴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理想、信念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也造成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复杂性。

一、新兴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分析

当前新兴网络媒体的普及,带动了现代网络文化的发展,而且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渠道、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给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也带来深远影响。

1.新兴网络文化开辟了舆论宣传的新阵地,同时西方网络文化渗透也正在弱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上升,网络正在逐步成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一个主要渠道和重要平台。近年来,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动人场景层出不穷,都是通过网络宣传产生了良好效果。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已把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向我大规模输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已对我形成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攻击战略,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他们用反动政治观点,构成政治渗透方略;用自由、民主等所谓的“普世价值”,构成价值观渗透方略;用干群关系、民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肆炒作,构成政治攻击方略;用“法轮功”、民运分子等内外遥相呼应、勾联聚合,构成政治分化方略,从而对我构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意识形态渗透攻击态势。另外,我国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官员腐败、教育不公等现象,被不法分子在网上大肆炒作,削弱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摇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青少年表示对这类信息能够明辩是非,但也不排除由于长期大量的接触,一些同志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蛊惑,模糊是非原则,动摇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

2.新兴网络文化开阔了青少年学习成才的视野,同时不良信息也容易误导青少年的思想心理行为

现代网络正逐步成为青少年感知外部世界变化,指导工作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青少年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同时,网络上也是各种社会思潮并存,各种思想文化激荡,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大量庸俗、消极的内容。主要表现有:黄色流毒泛滥。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互联网上色情网站已超过3.8亿个,非学术信息中约有47.6%与色情内容相关,在非教育信息中有70.2%涉及暴力,这些庸俗、黄色、灰色等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无形中在侵蚀着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和知趣情操。成才导向扭曲。近年来,木子美、芙蓉姐组、凤姐等一夜成名的“网络红人”如雨后春笋,成为网络论坛和电视荧屏的热点话题。这些“红人”不是建立在思想、道德、艺术、科技魅力上,而是建立在炒作制造的浮华上,对青年青少年成长形成了导向失范、道德围堵之势,价值取向偏移。据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有10.6%的青少年对“权钱交易”、“婚外情”等社会现象表示“可以理解”、“尊重别人的选择”。少数青少年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八信八疑”:信朋友疑组织、信迷信疑科学、信西方疑东方、信小道疑正道、信关系疑实干、信坏事疑正事、信眼前疑长远、信实惠疑奉献。青少年正处于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形成期,这些不良文化使有的青少年价值取向和人生坐标发生偏移,甚至成为“垃圾文化”的俘虏。

3.新兴网络文化拓宽了沟通交流的渠道,同时少数青少年的不良交往也给教育管理带来隐患

现代网络的普及,使得青少年间的沟通不再受现实生活中身份地位、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约束,从而使交流更多实现了由“陈述”向“倾诉”的扩展。网络在满足青少年沟通需求的同时,也给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育带来隐患。突出表现在:交友不慎导致受骗上当。网络的虚拟性,容易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有的青少年在网上购物过程中,因种种问题被不良购物网站骗取钱财;有的青少年因轻信网友受到诈骗,蒙受经济损失;有的青少年因网恋受骗造成心理失衡等。交往过滥导致违纪违法。个别青少年把网上关系发展到现实生活中,成为离家出走、逃学辍学,甚至违法犯罪的重点群体。调查发现,有的青少年为了与网友见面,千方百计欺骗亲友,同时,囊中羞涩的青少年往往比较容易受诱导走上勒索、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的道路,改变他们的一生命运。

4.新兴网络文化丰富了业余生活,同时沉迷网络虚拟世界也容易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有不少青少年反映,当前社会学习工作生活严肃紧张,而且社会家庭管理相对严格,感到精神压力比较大,现代网络成为青少年业余生活消遣娱乐的重要平台。但青少年对于网络,往往是乐于接受而又难于自控、主动投入却又不易把握,这就使得一些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过分沉溺于“网”而不能自拔,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主要危害有:损害身心健康。一些青少年因为长期上网而产生了网络依赖,成了网虫、网痴,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特别是痴迷于游戏和聊天的青少年,容易沉醉于网络幻想,造成心理封闭和心理疾病。据对某院校2011年新生的心理测试显示,5.1%的人由于对网络的依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表现为烦躁、压抑、孤独、偏执、叛逆等,有2名较严重者出现了认知错乱、情绪低落。弱化思维能力。许多青少年遇到问题,习惯于穿梭在各个网络论坛、虚拟图书馆和电子咖啡屋之间查找信息、寻找答案。网络在方便青少年工作生活的同时,容易造成求新而不求深,满足于领略精神快餐,而放弃追求深层的文化底蕴,从而削弱青少年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能力,使其思维能力平面化、单向化,导致思维退步。淡漠人际友情。现实中不乏青年青少年把感情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有的青少年痴迷于网络沟通,把网友幻想成“知心”朋友,不交亲友交网友。这种用“人机交往”代替“人际交往”,使青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真实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容易造成对身边人的疏远,忽视亲情和友情。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不易与人相处。

二、应对新兴网络文化新挑战的对策措施

新兴网络文化在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我们必须适应新要求、把握新机遇、占领新阵地,打造时代气息浓郁、主题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

1.更新观念,直面网络,强化占领网络阵地的强烈意识

一要转变“重堵轻疏”的观念。面对新兴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完全放开不可取,但把它作为洪水猛兽一味围堵更不可取。要认识到互联网为我所用是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尊重和维护广大青少年的物质文化需求,勇于面对和接受互联网,并鼓励青少年在用网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识别判断和抵抗能力。

二要转变“重建轻防”的观念。针对少数青少年设法逃避监管的侥幸心理实际,建立完善管控体系。采取登录实名制,绑定网上身份证、锁定IP等措施进行身份确认,使青少年网上网下身份相统一。完善网上监管、信息审查、形势分析等制度,确保管理不留死角。建立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制定规范青少年网上行为准则,使网上言论始终在纪律约束中进行。

三要转变“重用轻控”的观念。网络文化阵地同其他思想阵地一样,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主动占领,低级颓废的精神垃圾就会乘虚而入。而我们在网络宣传上往往是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控制的少;间接运用的多、主动占领的少;受他人信息影响的多、主动影响他人的少。对此,必须树立强烈的占领意识,在网络信息宣传上加强攻势,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满足青少年求知愿望的同时,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制高点,用丰富多彩的正面信息把青少年吸引过来,牢牢把握网络使用和管理的主动权。

2.加强教育引导,提高驾驭能力,增强青少年上网用网的免疫能力

一要帮助认清西方网络文化渗透的真面目。让青少年知道网络诱惑和考验无处不在,如果不提高警惕,就有可能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俘虏”。应牢牢抓住教育这个根本,引导青少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政治鉴别力,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腐化瓦解。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传播快速、更新及时的优势,始终把传达党中央决策指示作为首要任务,第一时间转载报道相关消息,使网络成为最新指示的发布场。对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敢于面对、加强引导,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迅速组织力量深入分析热点事件发生背景,提出高于其他信息媒体的见解,得出让青少年信服的结论,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二要增强青少年抵御低俗网络行为能力。大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注重塑造青少年高尚的网络道德人格,提高青少年上网的自律能力。引导和培养青少年上网读好书、看好片、听好歌,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开展好网上交流、休闲娱乐等有益的活动。要创建抵御低俗文化的新课堂,积极发挥军网覆盖面广、自主性强的优势,有选择地引入流行音乐、热点影视等娱乐资讯,让青少年及时了解时尚文化,知晓潮流走向,让青少年在宽容、新颖、时尚的社会网络环境中成长。

三要提高青少年思想教育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建立社会、院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具备一定的免疫能力,以达到100%青少年接受网络知识教育、100%青少年掌握基本网络知识。

3.文明办网,打造品牌,着力用先进网络文化占领主阵地

一要在顶层设计、全局谋划上下工夫。文化市场的政府管理部门要守好门,把好关,进一步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的经营行为,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要加大整治力度。对院校周边的网吧等场所加大检查的频率和处罚的力度,通过实行实名登记、安装监控软件、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手段,建立教育监管体系,为青少年安心学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对新兴科技、网络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增强打击网络色情、网络诈骗等涉网案件的能力。

二要在打造精品、突出亮点上下工夫。健康的网络文化要有吸引力,要有人气,要始终被青少年关注,就势必要有精品。应该结合青少年思想心里实际,挖掘特点特色,不断改革创新,群策群力打造精品栏目,以此为依托推动网络文化创新发展。要共享资源推亮点。充分发挥网络的共享功能,把一些亮点栏目,打破行业的范围界限,搞好共享链接,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力,切实把精品栏目做大做强。要广泛参与造声势。政府管理部门要支持指导网络栏目的推广运行,尤其对一些运用价值较大的栏目,要投入专门力量,主动搞好链接推广和宣传,深入发动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打破自建自用的局面,切实推动健康的网络文化全面发展。

三要在上下顺畅、运行合理上下工夫。要及时规范管理部门归口问题,建议进行调研论证,结合现实情况和需求,看网络文化监督管理究竟隶属哪个部门管理比较合适,科学统筹工商部门、文化部门、公安部门职能作用,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之下,在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在日常的稽查行动中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最终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07-19].http:///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

[2]韩红根.网络有害信息与青少年健康成长[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4).

[3]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刘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7,(9).

推荐访问:教育工作 网络文化 对策 青少年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