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思想及地位

注:(作者简介:陈静(1963- ),女,汉,江苏南通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声音教学法。)

(常熟理工学院 音乐系,江苏 常熟 215500)

摘 要: 在近代音乐史中,李斯特占着独特的地位。李斯特的作品数量很大,早期以钢琴作品为主,后期管弦乐作品的成就更突出。目前学界对李斯特艺术歌曲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

关键词: 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思想;地位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Creating Ideas and Status of Liszt"s Art Songs

CHEN Jin

斯特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作曲家。“在近代音乐史中,李斯特占着独特的地位;很多我们在和声、配器和形式结构方面的成就都是从他那好学深思的精神中发源的”注:( [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6页。)。“他的名字与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等名号相连”,“生前的半个多世纪(20-80年代末)里,其演奏、创作和评论活动以及生活方式始终是巴黎乃至欧洲舆论所关注的热点,人们后来才逐渐认识到李斯特真正的作用和价值,领悟到他的创作思想与实践所具有的原创性和预见性”。“李斯特的作品数量很大,早期以钢琴作品为主,后期管弦乐作品的成就更突出。……他的合唱作品及歌曲遗产也很丰富。”注:(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256页。)目前学界对李斯特艺术歌曲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本文试图从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思想及其地位进行阐述,从而对其艺术歌曲的演唱实践有所助益。

一、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社会背景

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与其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所处的时代恰是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艺术歌曲”盛行的时期。19世纪前半叶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处于“高涨”阶段,主张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积极思想的艺术家。表现在音乐方面的艺术家有:德奥的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罗伯特•佛朗兹、胡戈•沃尔夫、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瓦格纳,法国的柏辽兹、圣•桑、福列,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俄国的柴可夫斯基等。这些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作曲家们,力求突破传统的音乐形式和手法,追求音乐色彩上的新颖。企望革新,着力寻求与其他艺术的融合。这就是艺术歌曲在德奥、法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繁荣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当然,整个19世纪音乐生活的世俗化,音乐向更大泛围普及,在沙龙和市民家中,弹琴唱歌成为社交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对艺术歌曲的创作需求大大增加。此外,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来讲,艺术歌曲在主题思想的表述上相对短小、完整,与语言的结合十分自然,它能够较全面、细致地表现人们复杂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它与钢琴小品成为浪漫主义运动新抒情风格中最具吸引力的形式,为广大的人民所接受,这也是艺术歌曲繁荣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概况

1、生平简介

李斯特六岁起随父学习钢琴,十岁去维也纳,从萨里埃利学习作曲,从车尔尼学习钢琴。十二岁赴巴黎,从捷克音乐理论家A.雷哈和意大利作曲家F.帕埃尔学习作曲。十三岁首次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一举成名,从此开始了频繁的欧洲旅行演出。在他周游列国的岁月里,除了钢琴演奏外,他创作了带有音乐日记性质的小品曲集《旅行岁月第一年、第二年》。同时,对大量的交响音乐总谱进行缩编创作并演奏。此外,李斯特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完成了一些大型作品的构思,如《但丁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死之舞》。1848年李斯特定居威玛,开始了歌剧院的指挥工作,同时,潜心音乐创作。1865年取得圣职,成为神父,并且创作了大量的宗教音乐。其后离开罗马,返回威玛从事教学,并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1886年7月赴拜洛伊德观看瓦格纳的歌剧时,染上肺炎去世。

2、创作分期

李斯特的艺术创作涉猎了钢琴、声乐、管弦乐等领域,创作成果十分丰厚。对于如何划分他一生创作的不同时期,保罗•亨利•朗的观点不无道理“…他到1840年为止写了许多音乐作品(除一部小型歌剧,一首序曲和少量数短曲外)包括钢琴曲和改编曲。大约在这时,他的创作活动转移到声乐方面,钢琴作品的数量突然下降。再过几年,他的创作就以管弦乐队为中心了;这时他几乎完全放弃了钢琴曲的创作,但仍保留着对声乐曲创作的爱好。这种截然划分的不同时期,不能认为只是出于偶然的;…”。注:(保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第174页。)

李斯特早期的音乐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他“探索和练习创作”的时期。同时,也是他创作上成长最快的时期。从李斯特一生的轨迹来看,第一时期,主要还是以钢琴演奏为主,音乐创作多以钢琴小品和练习曲作品以及改编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居多。受小提琴大师帕格里尼“超凡炫技”的影响,创作了具有华丽技巧的、带有标题的数集钢琴《超级练习曲》,加之对许多交响乐总谱的改编,使其成为钢琴“交响化”的先驱,因此,钢琴演奏应该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主线。李斯特初次在声乐领域进行创作上的尝试是三十年代末在意大利旅行期间。主要作品有《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三首和咏叹调《金发的天使》。

四十年代李斯特仍然频繁演出于欧洲各国,但是,他的创作活动转移到声乐方面,其艺术歌曲的创作的鼎盛时期也是在这一阶段,共创作了48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莱茵河畔》、《罗列莱》、《在睡梦中》、《迷娘之歌》、《图勒的国王》、《从天国来的你》、《你像鲜花一样》、《孩子,我若为王》、《欢乐与痛苦》、《如有一片芳草地》、《秋风瑟瑟》。

“第二时期”,李斯特把更多精力转向了声乐和交响乐的创作,而不再以“四海巡游”的钢琴演奏为主,同时进行音乐创作的生活模式。这一时期是他音乐创作最为辉煌的阶段,许多优秀的作品,像《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十五首《匈牙利狂响曲》、十二首交响诗、《b小调奏鸣曲》、两集标题套曲《旅行岁月》的最终定稿和两首钢琴协奏曲等,都是这一时期创作完成的。

1848-1861年李斯特与卡罗琳•桑•维特根斯坦定居在威玛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有《流浪者的夜歌》、《我轻轻唱歌》、《爱之梦,三首夜曲》、《威玛民歌》、《我热爱你》、《你给我带来阳光》、《一株孤松》、《果真是妙不可言》、《紫罗兰》、《尽情欢爱》。

六十年代后李斯特开始“步入”宗教,包括后来在威玛、布达佩斯和罗马三地的穿梭往来。这时期最重要的创作是清唱剧《圣伊利莎白的传奇》、《基督》、《匈牙利加冕弥撒》、一些以管弦乐伴奏的赞美合唱曲。而艺术歌曲的创作包括:《何日你我重新相逢》、《我要走》、《三个吉卜赛人》、《匈牙利国王之歌》等。李斯特一生共创作了82首艺术歌曲。

三、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思想和地位

20年代的法国社会是一个文化思想纷繁杂乱,人民争取自由,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充数着各种文化思潮的矛盾社会,对于来自匈牙利的少年李斯特,在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斯特音乐创作思想的形成与具有法国浪漫主义思想的先进人物,如雨果、柏辽兹等的深厚友谊分不开。李斯特在吸取音乐养分的同时,专心苦读文学与哲学。他毕生追求自由、进步、正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其艺术生涯与其他作曲家相比有着极大的特殊性。他收集、改编了大量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匈牙利、俄罗斯、捷克歌曲,为他日后创造性的劳动,准确表达各国诗人的个性特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他对各民族文化的特殊共鸣和尊重。

李斯特艺术创作思想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美学原则“音乐是有目的的,它具有激励人美好情感的效能”;“情感有内容,音乐内容在创作中形成”。遵循“通过音乐与诗的内在联系使音乐获得新生”的创作原则。

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除了他已确立的浪漫主义思想、创作原则以及极高的哲学、文学修养外,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日趋娴熟的创作技法是实现其理想的重要基础。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追求表现“诗意”的精髓,符合诗意的严密逻辑,由揭示着内容特征的标题“诗意”决定音乐的形式。反对艺术手法程式化,提倡创立新的艺术原则和表达手段,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表达方式”,很少用传统的分段歌曲形式,创作出了形式多样、风格绚丽的声乐作品。正如李斯特自己所说:“形式诞生于诗意的思想,因而应该经常与之保持平衡,这平衡的破坏都会导致对作品思想的曲解,内容的贫乏和艺术形式的不完善。”

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事实上与其十二首交响诗和《但丁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的创作如出一辙,都是用音乐与文学的结合来抒发人们的情感,李斯特在自己的艺术歌曲中运用了交响音诗的主题动机变奏的创作技法,创造出旋律的“吟诵”音调,既符合诗歌的意境,又赋予了艺术歌曲独树一帜的全新表现,歌曲《罗列莱》的首段歌词就是这样处理的。因此,在他艺术歌曲里的力度变化的幅度极大、色彩的对比极强,“传统”和声、调性的逻辑被打破,大量的变音和半音化的线条被采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和声的色彩与结构,成为二十世纪音乐的“先锋”。“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统一是李斯特赋予了艺术歌曲新的灵魂的集中体现。其次,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强调鲜明的形象对比和戏剧性,用绚丽的色彩来着意刻画人的内心世界,《三个吉普赛人》便是很好的例证。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同他创作的钢琴小品一样准确而细腻,充分表现了自己的创作原则和美学思想。此外,声乐创作的开始,成了李斯特钢琴创作的尾声,并一直伴随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分水岭式的音乐创作唯李斯特所独有,艺术歌曲在其整个音乐创作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对李斯特艺术歌曲不同于德奥艺术歌曲的评价,卡尔•阿伯劳斯特在他编辑的李斯特三十首艺术歌曲集的序言中这样写到:“…很自然的他的歌曲与舒伯特的是不同的。在德国歌曲的纯正土壤上,那些歌曲可以触到人的内心深处,李斯特没有完全的归属感,尽管德国大师的作品给他很强大的影响,但是他具有的匈牙利血统,和所受的法国教育使他不可能完全成为一个德国人,他甚至对那种德国式的梦幻般的冥想和自我陶醉,保持一个外来者的态度,虽然他的想象力是无边无际的,但是他不做梦,而以他的天才创作出了生动的画面,充沛的活力和丰富的色彩。但是,他不关注那些甜美、温和梦幻般的人物和半神秘的东西,在伟大的德国诗人的诗歌中沉浮。他有力的笔触以描绘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为乐,以呈现真理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为乐,因此,他的歌曲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对技巧的掌握,以及巨人般的音乐表达。我们不会把他歌曲与舒伯特那些出自内心的歌唱,舒曼的梦幻般的伤感,弗朗茨形式完美的作品相混淆。那么,从另一方面,他们通过适于朗诵的元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欣喜,那时他们的特别之处,就好像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李斯特在其艺术歌曲创作中,将音乐的创作手段、创作技法发挥到了极至,创造出许多与众不同、丰富绚丽的音乐作品。李斯特艺术歌曲风格的形成与他独特的创作美学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睿智、创新的性格密切相关,他“高屋建瓴”式的音乐创作,开创了20世纪音乐的先河,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推荐访问:李斯特 地位 创作 思想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