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包括哪些内容 四史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保包括哪些内容 四史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供大家参考。

社保包括哪些内容 四史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社保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含养老, 医疗, 工伤, 失业、 生育保险。

  如果你是个灵活就业者, 社保全额由个人负担的话, 那你只需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满 15 年, 到法定退休年龄(男 60, 女 50 周岁)

 就可以享受每个固定的退休金待遇。

  医疗保险, 从你缴纳之日起, 如果因病住院治疗, 个人只负担医疗费的 40%,60%由医保部门负担。

 到了法定退休年龄, 除了住院享受保险待遇外, 平时每个月医保部门都会往你的医疗卡里 打钱, 可以到药店买药, 也可以上医院看门诊。

 也就是说社保的作用是解决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的问题。

  社保缴费比例, 以 3000 元为例:

  1. 养老保险:

 单位缴 20%, 也就是 600 元; 个人缴 8%, 240 元

 2. 失业保险:

 单位缴 1. 5%, 也就是 45 元; 个人缴 0. 5%, 15

 3. 工伤保险:

 单位缴 1. 0%, 也就是 30 元; 个人不缴

 4. 生育保险:

 单位缴 0. 8%, 也就是 24 元; 个人不缴

  5. 医疗保险:

 单位缴 10%, 也就是 300 元; 个人缴 2%+3 元, 即 60+3 元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保障基本生活:

 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二)

 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社会保障, 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增进社会整体福利, 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 从而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三)

 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 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 平抑经济波动。其次, 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

 第三, 社会保障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能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进程不致受阻或中断。

 同时, 国家还可以通过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津贴等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 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四)

 保持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是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 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缩小贫富差距, 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

 (五)

 促进国民福利:

 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 和“防贫” 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社保的钱怎么算?

 自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提出“2006 年 1 月 1 日起, 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目前本人缴费工资的 11%调整为 8%” 之后, 人们就开始盘算以下问题:

 这3%的费用去了哪里? 究竟哪些人群会受此影响? 受影响的那些人群, 在退休后究竟少拿了多少养老钱?

 记者为此走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替老百姓算一算这笔养老账

 。

 调整对三类职工影响不同

  据记者了解, 通常将参加养老保险的人群分为三种:

 一是“老人” , 是指 1997 年养老制度改革之前退休的职工; 二是“中人” , 是指养老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而在改革后退休的职工; 三是“新人” , 是指养老制度改革后参加工作的职工。

 这次个人账户缴费比例的调整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于“老人” 的养老金计发, 目前采用的仍然是“老办法” , 即按照他们退休前的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养老金。

 此次个人账户缴费比例的调整对于他们的养老金水平几乎没有影响。

 “中人” 的情况比较复杂, 他们的养老金采用“过渡性办法” 计发, 由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那些改革前参加工作时间较长, 而改革不久就退休的“中人” , 他们个人账户积累有限, 养老金主要来源于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很多人而言, 过渡性养老金甚至是其养老金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 个人账户缴费比例的调整对于这部分“中人” 影响也微乎其微。

 对于那些改革前不久才参加工作, 改革后还要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的 “中人”而言, 他们的境况和“新人” 相近, 养老金主要来源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所占比重很小。

 如果个人账户缴费比例调整之后, 基础养老金仍然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20%来计发的话, 那么个人账户缴费比例的减少显然会使这部分“中人” 和“新人” 未来的养老金缩水。

 如果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也进行相应调整的话, 那么他们未来的养老金就不一定缩水, 还有可能高于原来的水平。

 因为, 基础养老金的增长率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 而如果个人账户做实并进入金融市场进行投资, 那么个人账户资金的增长率就取决于投资回报率。

 如果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超过投资回报率, 那么减少个人账户缴费比例, 提高社会统筹比例并相应增加基础养老金就可能使这部分职工未来的养老金水平提高。

 个人账户的计算方式首先,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 缴纳比例和退休后发放的计算标准。

 1、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包括三部分:

 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按社保利率计算的利息。

 很明显, 新政策将把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的去除。

 2、 缴费比例:

 该部分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

 (1)

 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 60%; 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 300%)

 的 8%缴纳。

 (2)

 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 22%缴纳。

 原先的老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 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 单位缴纳的 19%划转为社会统筹, 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 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3、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中人” 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 15年的按 15%)

 +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 年底前缴费年限×1. 4%。

 “新人” 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20%计发,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 120 计发。(注:

 由于客观原因, 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

  个人账户减少注资 3%

  通过上面的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将直接影响退休后月养老金的多少。

 由于全国各地收入水平和改革程度存在差异, 养老金的计算标准也有差异。本文采取北京市的“中人” 一个典型来计算。

 假设隶属“中人” 行列的北京居民王先生平均月薪 4000 元, 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为 10 年, 假设 10 年后北京月平均工资是 3000 元, 那么退休后, 他在政策变化前后各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按现行的养老金制度, 王先生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的养老金=3000 元×15%+4000 元×11%×12×10÷120=890 元(“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997 年底前缴费年限×1. 4%” 部分忽略不计, 下同)

 。

 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将由本人缴费工资的 11%调整为 8%后, 王先生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的养老金=3000 元×15%+4000 元×8%×12×10÷120=770 元。

 也就是说, 在养老保险制度调整后, 王先生每月少拿了 120 元(890 元—770元)

 。

 尚不知政府会对“中人” 减少的这点收入作何安排。

 有观点认为, 影响到养老金标准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个人账户规模的大小,而是将来发放的时候政府采用什么计发方法。

 (记者黄蕾)

推荐访问:四史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社保 包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