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持续快速发展,金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优秀金融人才的培养对我国传统的金融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高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强化专业基础性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培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金融人才。

【关键词】金融业 人才培养 金融教学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的发展、国际经济和贸易活动的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及社会团体等各部门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金融业市场化改革使得市场越来越需要既受过系统化金融理论熏陶又精通金融实务运作的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当前我国金融界从业人员现状不容乐观,如何通过全面的金融教学改革来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是现阶段我国高校金融教育体系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现代金融人才素质内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金融资源配置逐步市场化,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金融活动日趋国际化,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既熟悉本国宏观金融体制与规律,又精通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具备扎实的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金融人才。

现代金融专业人才素质包括: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和复合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判断力、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充分的竞争意识、金融政策意识和全面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二、我国金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面对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金融高等教育无论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还是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都暴露出诸多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大量需要的金融人才是懂得金融市场运作、掌握现代金融技能的经营者。西方各国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十分注重在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然而国内绝大部分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通常都强调宏观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微观实践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现代金融企业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材内容跟不上金融业发展的步伐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学科建设的需要,各高校都对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初步改变了以往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设置。但是目前的课程体系仍缺乏系统性,突出表现在:重宏观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学习,轻微观领域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的学习;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忽视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知识缺乏系统性;数理基础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在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期权定价理论等课程的学习中面临很大困难,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教学内容缺乏超前性。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前提。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灌输式为主,较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视对知识点的应试型的简单记忆,缺少实验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环节。

4、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培养

金融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风险行业,当今世界整个金融领域都面临着信用危机的考验,尤以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更为引人注目。职业道德问题是当前我国金融业风险防范中的“重灾区”,从近年来金融机构发生的大案要案中就能看出端倪。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助银行、网络银行日趋成熟,未来的金融业必将越来越技术化、工程化和网络化,这势必要求高效的金融服务来保证。高等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正确运用,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金融业服务意识的培养。

5、金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金融人才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才流失的问题逐步得到控制,新增师资的学历层次也大大提高。但就金融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言,在知识结构、梯队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对国内外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认知不够,对金融学科的先进教学经验与学术动态、前沿发展等很难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能适应国际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三、高校金融教育改革思路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专业通才

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坚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和金融学微观化、数量化和交叉化等的发展趋势,创新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基础理论、实际工作技能、社会适应性和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教学目标定位要从专才向通才转变,从偏重理论转向理论与务实并重,从专业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培养其具有一定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的能力。

2、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强化专业基础性教育

顺应金融理论研究的微观化趋势,将课程体系的中心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增设新的微观金融课程如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学、金融创新学、金融效率学等。强化数学、法律、外语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注重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融合和互相渗透,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强化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位置,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技能。大力引进国外金融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金融学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善金融学科体系。

3、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大力推进“探讨式、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教学,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针对当前的经济现状或事件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思辩能力。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配备大量图文并茂的案例,主动设置课堂教学情景,调动课堂教学气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

课程教学应一改以往重理论教学的观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丰富实践教学途径,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立金融模拟实验室,搭建金融教学网络平台,通过模拟实习增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加强与地方金融机构的联系,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助”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强化学生的金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组织并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带领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创新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培养

对于处于思想塑造期的大学生,学校要及时进行引导,巧妙地灌输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职业理念,在教学中应强化基本的道德修养,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更多地进行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金融服务意识培养,从专业知识、文化技能、礼仪修养等多方面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谈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

6、重视金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水平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金融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也是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1)引进优质教师。选拔教师时注重其扎实的金融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引进“双师型”教师。(2)加大教研投入,加强现有师资培养。学校应鼓励并资助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或攻读学位或参加各类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建设水平及学术动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金融理论水平。(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和职称评聘制度,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形成教师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教师教学教研工作热情。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面向21世纪金融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对金融发展趋势的把握,确立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拓宽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金融服务意识,构建完善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真正做到“高素质、强能力”。

(注:本文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6年教改课题“《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RKJGY0604。)

【参考文献】

[1] 卢珍菊:合作培养造就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J].高教论坛,2006(5).

[2] 王向荣: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高校金融教育改革[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 张文颖: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和国内金融学教育的改革[J].当代经济,2006(6).

[4] 史焕平、廖继胜:金融学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若干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3).

[5] 蒋海、刘少波: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南方经济,2004(4).

[6] 徐芸芸:论我国金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新构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

(责任编辑:彭为红)

推荐访问:金融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