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城市文化在洹河两岸景观中的表达探析

摘 要:从洹河概况和安阳城市文化概况,解释了城市文化与洹河景观之间的关联,对城市文化在洹河景观的表达特点和不足做了分析,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文化;洹河景观;生态景观

一、洹河概况

洹河又名安阳河,是安阳的母亲河,也是安阳境内一条具古老气息和重要意义的河流,全长约170公里,发源于林虑山,流经林州市横水后潜入地下,直到安阳县善应镇才露出地面,东入卫河,然后北流汇入海河,最后从天津入海。

洹河蜿蜒流淌,呈长条状横贯市区北部边缘地带,市区段全长为30余公里,河面宽度在50 至250米之间不等。作为流经安阳市区内的主要河流,洹河在改善城市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建设城市生态带和景观生态廊道以及提升城市品味和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是大自然中最富有生气和活力的代表,占据了城市中最吸引人的视点。古都安阳有了洹河,才显得更具生命力、灵气和妩媚气息。

二、安阳城市文化概况

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

安阳,简称殷、邺,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华夏文明中心之一。安阳是《周易》的发源地,甲骨文最早发现地,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曹操高陵等所在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也在安阳出土,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洹河是传承三千年古老文化的重要载体,洹河的历史可以说是安阳的历史,安阳的文化可以说是洹河文化。

(一)都城遗址

安阳地势西高东低,横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地形多种多样,其中以平原为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期。这样的风水宝地,是历朝历代诸侯必争之地,历史上长期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安阳定为殷商国都。此后,相继有三国时期的曹魏,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故安阳被称为“七朝古都”。

(二)名胜古迹

安阳依山傍水,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名胜古迹甚多,有人工天河红旗渠、《周易》发源地文峰塔、太行大峡谷、袁林、岳飞庙、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小南海、内黄二帝陵、明福寺塔、高阁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小白塔、府城隍庙、灵泉寺石窟、滑翔基地、王相岩、桃花谷景区,等等。千万年之间,这片土地上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巨变孕育出安阳的八大美景,分别是:鹿苑春晖、鲸背观澜、柏门珠沼、漫水长虹、韩陵秋霁、漳河晚渡、善应松涛和龙山积雪。

(三)民俗文化

安阳民俗文化多彩多样,无论是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庙会,还是手工技艺、游戏杂耍、民间传说、方言俚语,都有其特色。安阳县永和苏奇灯笼、洪河屯纸雕、安阳县剪纸、淮调剧种、辛村舞狮、安绣、麦杆画、剪叶、秦氏绢艺等地方艺术令人瞠目。元宵灯会、安阳桥古庙会等传统节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口烧鸡、老庙牛肉、扁粉菜、崔家桥芝麻糖、吕村饸饹面、水冶酥烧饼、相村皮渣等民俗文化品牌,具有鲜明的安阳地方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外来人驻足品鉴。

三、城市文化与洹河景观之间的关联

(一)城市文化塑造洹河景观

地域文化与城市河流景观之间是神与形的关系,河流景观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场所,所以有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河流景观。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各具特色的水体景观,这些水域伴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水文化,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是带有地域城市景观特征的代表。安阳城市文化是洹河景观的内核和灵魂,洹河景观是安阳文化的载体。我们应保存与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深入研究安阳城市文化对洹河两岸景观特色的塑造。

(二)洹河景观的发展反作用于城市文化

城市河流景观,是人类生活理想和劳动创造在自然环境中的外在体现,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感情。洹河两岸的景观建设是安阳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地域精神和传统地域文化应回归到景观设计中,设计出功能丰富、尺度宜人,并能展示不同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洹河两岸景观,这样才能使安阳城市文化的价值更好地被世人所传颂。

四、城市文化在洹河两岸景观中的表达与不足之处

(一)建筑构筑物体现的城市文化

滨河两岸沿线建筑以低层和多层为主,少高层建筑,视野感较强,但缺少韵律感,天际轮廓线较差。建筑风格各异,以现代民居为主,保留少部分历史房屋,不过已经破旧不堪,待整修中。新旧建筑形式、色彩互不协调,整体形象差,未形成有城市文化特色的、连续的整体线性景观界面。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宫殿区驰名中外,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占有重要地位。50余座宫殿、宗庙遗址,宏伟壮观,虽说以被翻建整新,但其宫殿还是带有历史痕迹的古建筑风格。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及玉石器等珍贵文物。殷墟博物苑犹如一座展示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启迪。

(二)小品体现的城市文化

就文化表达而言,小品是景观设计中最形象的表达要素之一,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品种类繁多,包括了雕塑、展示设施、灯具、桌椅等,体积较小的景观小品让游客在观看行走间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洹河两岸也有设计廊架、亭、雕塑、桌椅、假山等小品,为游人提供休息观赏的场所,有些展示石雕会结合城市的历史典故来设计,但大多数小品为现代风格,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与城市文化联系并不密切。

(三)景观节点体现的城市文化

景观节点是整个景观轴线上比较突出的景观点,有一定的面积,人流会比较多。通常设计成开敞空间,比如开阔广场、舞台、树阵广场等,景观节点往往在整个景观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洹河两岸的景观节点较少,没有展现城市文化特色,更没有亲水的节点。

(四)植物体现的城市文化

乡土植物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条件培育了不同的地域植物。如棕榈科植物就是我国南方亚热带、热带地区的代表植物,具有很强的地域标识性。洹河两岸以乡土树种居多,靠近河岸线处栽植的成排垂柳别有一番风情。安阳的市花为紫薇花,市树为国槐。紫薇和国槐在整个安阳市都比较常见,洹河两岸两种植物也呈分散状态种植,没有形成典型性和代表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城市文化。

(五)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体现的城市文化

安阳市区横跨洹河的桥梁由西至东分别有纱厂立交桥、双桥、安阳桥、东风桥、平原桥和中华桥。其中,安阳桥以石材为主要构建材料,石桥两翼的柱子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石狮,为栏板镌刻图案,生动逼真,工艺精湛。安阳八大景之一的鲸背观澜就位于安阳桥,站在石桥上俯瞰洹河,但见旋涡涟漪,浪涛起伏,波澜壮阔,鲸背观澜因此得名。

五、优化对策及改造建议

(一)恢复养寿园,串联洹河两岸具有文化特色的景点

养寿园是袁世凯下野后在洹上村居住时修建的一所花园。占地200亩,内置花园,园内引洹河之水,小溪长流,山林峻美,被称为北国名园。园内建有养寿堂、谦益堂、五柳草堂为代表的八大景观27处建筑。建筑特点是中西结合,独具一格,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和观赏价值,后因战乱被毁,其历史文化价值甚高,应尽量遵循原图纸将其恢复。

洹河两岸颇具文化特色的景点有殷墟、洹水公园、养寿园、袁林、安阳桥、关帝庙等。这些文化景点不是独立存在的,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各个文化景点间的过渡语衔接,可以在景观小品、景观道路铺装、景观节点等形式上体现。

(二)统一洹河两岸的建筑和街道风格

洹河两岸的建筑和街道风格对整个带状景观影响是巨大的,洹河自西向东可划分为历史史迹区、民俗文化区、现代宜居区和政务文化区四大段。建筑和街道设计可分别根据四个区的主要特色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的乐曲,形成优美的洹河两岸天际线,但要注意统一性和变化性。

(三)丰富体现城市文化景观设计

安阳城市文化之博大精深,盘庚迁都殷、苏秦拜相、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灭殷商、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起义军雄踞瓦岗寨、欧阳修作赋秋声楼、三朝宰相韩琦三治相州等历史典故都以不同形式在洹河两岸展现。

此外,还可建立以市花紫薇、市树国槐为特色的道路带或植物园。

(四)以文化标志为载体,诠释文化民粹

标志是城市中吸引人眼球的突出形象,也有助于人们确定自己在城市中的方位,有助于使各个区段获得统一。在洹河两岸融入文化的标识系统,不仅给游人以清晰的指示作用,也体现着洹河景观的人文环境和人性化,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另外,应对于一些景点设置解说牌,让游人能一目了然地感受到文化信息。

(五)增加洹河两岸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洹河两岸是呈带状的滨水型景观,长度比宽度大得多,与城市广场(如安阳市政府广场)或者偏矩形公园(如安阳易园)相比,给市民提供了更多的进入机会,且大部分景观视域良好,不受阻挡,比幽深的公园更具安全性。然而城市干道使其失去了连贯性,建议设计环形绿色跑道,既能满足人们的跑步需求,又能保障人身安全。

六、结语

一座丢弃了地域文化的城市,就像是一座被抹去了记忆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和灵魂的城市。任何一座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应该继承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正确对待文化历史和当代科技的关系,洹河两岸在景观设计中要以提升和延续城市文化为重点,将城市文化根植于景观设计中,创造特色城市景观带,构成“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多样化、多层次、多元素融为一体的中华文字景观长河。

参考文献:

[1]赵宏伟.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基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反思[D].华南理工大学,2001.

[2]李丙发.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郭旖旎,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城市风景园林的教学与研究。

推荐访问:安阳 探析 两岸 景观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