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软件本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研究

摘 要:校企合作对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软件类应用型专业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但在某些地区因未能构建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企业热、学校冷”,或者毕业学年企业主导学校参与度不高,使得学生对学校认同度下降等问题。文章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机制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例,以期为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王含笑(1984-),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校企合作;柴政(1982-),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关于建设软件学院教学资源中心的研究与探索”(编号:JXJG-10-6-35),主持人:柴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5-0119-05

随着全球信息化日益快速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的综合实力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我国国际竞争地位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从全球范围来看,软件业不仅是整个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中增长最快速的产业,也是创新最活跃的行业。在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下,软件产业不断发展创新,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获得了广泛普及和应用,我们正处在“软件无处不在,软件定义世界,软件塑造未来”的新时代,软件人才特别是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整个行业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软件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并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其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据统计,2017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5万亿元,从全年增长情况看,走势基本平稳。2017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实现软件产品收入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3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随着党和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的日益加快,未来我国信息化人才总需求量将大幅增长,特别是在新技术广泛运用、新业态逐步形成、新经济日益发展的背景下,金融、零售、电商、房地产、移动支付等领域的软件人才需求不断攀升,我国软件人才需求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新增需求超百万。根据《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选择就业去向仍以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为主,且比例持续上升。2017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艺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告学。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2]。一方面,每年我国软件行业人才大量缺口,而另一面很多传统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却就业困难,就是因为学生在毕业时不适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行业需求。

二、软件行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由于软件类专业人才有巨大的社会需求,高校普遍开设相应学院与专业,仅江西就有8所高校设有软件学院,1家设有软件服务外包学院,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重视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强调的快速适应岗位需求的实践应用能力存在差距,所以要培养满足社会及企业需求的软件人员,必须要达到软件行业对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一)实践能力

一方面,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软件开发、系统测试、计算机网络等较宽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分析设计软件系统的能力,具备牢固的基础性、体系化和实用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能够以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出发点,在软件设计开发操作过程中能够将基础知识应用、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并灵活地解决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良好的质量控制能力。

(二)社会能力

软件行业虽然强调技术性,但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社会性也不容忽视。一个好的应用型人才,不仅可以解决单纯的技术问题,还应具备良好的管理素养;不仅可以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够让团队其他成员能力和效率最大化。为此,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是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基本素质:一是团队协作能力,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合力,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避免内部损耗。二是沟通能力,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与客户之间、与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更加顺畅,有助于团队及时获得有效信息、提高软件质量、缩短开发周期。

(三)发展能力

社会在不断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技术在不断革新,人才的概念不断被刷新,人才的内涵也在呈加速度更新扩展。今天你是人才,不代表明天你还是人才,特别是软件行业的人才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时,需要随之而察、随之而动、随之而变,要有很強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持续研究学习能力,时刻关注内外部新变化、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不仅做好当下,更要面向未来,否则就随时会被新人才所替代、很快被新时代所淘汰。

三、软件职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从国内外软件职业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种培养途径:

(一)依靠院校培养

目前,院校培养主要是通过本科院校、示范性软件学院、高职软件学院等,为学生提供较为广泛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学习平台,但院校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制设置、专业师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一定局限性,更多地强调理论教学、缺乏项目经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更新不足,而且国内院校软件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弱,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软件人才不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软件开发项目,培养的软件人才数量及质量离软件产业人才需求量有较大的差距。

(二)依靠民办或私营培训机构培养

面对巨大的IT人才缺口、新兴领域带动技术更迭提速、学历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矛盾突出,不断刺激着上游人才供给,大量民营IT培训机构也在应运而生,如北大青鸟等培训机构出现了大量的市场空间,也为企业直接培养了大量的软件人才。国内外培训机构很多学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或技术应用实践,培训机构师资大多有行业背景和经验,而且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使其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也更加灵活、针对性强,培养出来的学员更易被软件企业接受,就业率也相对较高,但是目前IT培训行业课程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市场竞争激烈,而且培训机构属于营利性质,有着明确的利益导向,也易对教学质量、信誉度和就业保障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依靠企业自身培训机构培养

一些较大的企业也会投入相当的培训经费、建立内部培训机构、培养内训师队伍、设置长期培训计划,保证员工职业能力的持续提升,而且企业内部培训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能够与一线生产紧密结合,能够为一些缺乏工作经验的员工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教育。但是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局限性,如企业投入培训的经费有限、内训师的理论研究水平相对较弱,而且由于企业主要关注的是自身的经营,会更多地侧重于和自身业务关联度较高的技术,对多元化软件技术敏感度不够,对外交流合作空间有限,影响了软件人才培养的广度。所以,以上单一的培养模式各有利弊,只有通过国家、企业、私人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方式,才能够真正面向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性软件人才,实现软件人才培养与企业现实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软件职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办学协同机制构建分析

加强校企合作,是目前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教育部高教司从2015年起启动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鼓励和倡导学校与企业在软件类人才培养上的合作,积极构建校企办学协同机制。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修改、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践基地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同时探索在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培养等方面创新。这是学校未来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设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3]。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有机制比较松散,不稳定。企业积极性很高,但学校的传统体制处于被动状态,有时还会出现冲突和质疑,学校对企业教学缺乏考核监督机制,难以建立相互的信任。

(二)校企合作的研究

对于协同机制,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Mancur Qlson1965年提出“共荣利益机制理论”。国内学者对此做了进一步研究,被认为亦适用于构建校企合作的协同机制,通过探索和构建准入机制、保障机制、竞争机制、考核机制,可以有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容利益[4]。

(三)校企合作机制主体利益的分析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参与企业都是人才培养的两方主体,具有各自的共荣利益诉求,保障双方的利益诉求,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

1.学校利益的诉求分析。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规模上赶超一些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已经开始注重内涵建设。而软件学院,由于成立时间普遍较晚,同时较高的学费标准,使得生源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更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创新实现培养的特色和人才质量的弯道赶超。学校在合作实施中的利益的诉求分析主要体现在:维持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稳定,保障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学校的财务经费管理规范。通过合作,觉得学校师资队伍在数量和实践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质量,寻求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的亮点,凝练办学特色争取教学成果奖项,提升学校办学声誉[5]。

2.参与合作企业利益的诉求分析。参与合作的企业性质上是盈利性组织,与学校不同。因此,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质量保障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合作是否让企业获得应有的利益实现。企业在合作的利益实现的方式主要有:承担教学任务所获得的课酬、学生定岗实习过程中可以减少或顶替部分正式员工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发现和招募到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利润、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企业社会声誉、投资学生创业项目、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等。

五、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合作办学协同机制构建实践

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于2008年10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试办,2009年秋季首次招生,是教育部高教司启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首批立项单位。回顾学院8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定位特、发展快、效果好”九字来概括。

“定位特”就是参照2001年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试办有关高等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的精神,在广泛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从满足企业对复合型软件人才需求和有效发挥自身办学资源优势出发,一开始就确定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软件工程+专业背景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了“高标准启动、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培养、高效益产出”的办学目标。“发展快”就是2009年仅面向软件工程4个背景方向(软件开发、机电、冶金、会计)招生,至2018年秋季软件工程专业招生背景方向已达到15个,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500人,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4000余人。“效果好”就是基于互聯网+思维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始终坚持“软件与背景、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创业”三个融合,实现了软件与背景知识的复合,缩小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整合了学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得到了企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同,就业率达到90.18%、考研录取率达到9.05%。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与企业共同构建以下协同育人机制。

(一)准入机制

企业经营发展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招募大量的企业所需高素质专业人员;而学校也可以通过寻找合适的企业对接,达到培育输送人才、提升就业的目标。两者的关联性、匹配度关系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效果[6]。因此,学校应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的实际情况确定合作培养的方向、内容,制定合适的企业准入标准,保证校企合作具备良好地承接性、互补性。学校选择何种企业进行合作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的成果与成效。学校根据行业声誉与企业实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慎重的对企业采取准入机制。未取得准入的企业,不能在学校内进行了宣传和学生招募活动。企业的准入机制包括前期的交流沟通,对人才培养特征的了解探讨、企业实地的考察参观、学校相关会议的审议、合同的正式签订等。

(二)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系列的保障机制,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职能部门、学院的参与在工作人员方面的保障。同时,对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投入,必须要有经费的保障。一方面学校需要在相关经费中通过核算企业成本,保障企业授课教师的课酬。同时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在大四参与企业实践基地的受训和顶岗实习,学校在经费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性资助,对于在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减免在校的住宿等费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费用上的困难。在学生管理体制上出台培养的相关政策,避免管理审批手续上的冲突,给实习的学生创造校外论文指导、毕业答辩、课程补考等便利条件。

(三)竞争机制

为了激励和保障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投入,防止一家合作企业的垄断行为。引入必要多数量的合作企业是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和风险意识,不断更新合作教学材料和方式,提升合作教学活力[7]。通过学生毕业去向需求的分析,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特点、人才培养行业特色、就业不同岗位技术特长来选定一些企业。学生到了大三年级,组织合作企业集中进行咨询和答疑,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放学生毕业实习选择网上平台,学生通过一卡通登录系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在学校或是某一家合作企业作为毕业实习的实践基地。

(四)考核机制

参与企业的工作人员不同于高校,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需要在来校授课前,进行必要的外请教师资格审核备案制度,也是便于办学评估资料的留存。企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校企双方的管理人员要定期督导和听课,与学生座谈、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在校教师课程一起参加系统综合评教[8]。及时进行双方信息的分享和沟通反馈。对于大四在企业实践基地受训顶岗实习的学生,学校需要派人中期进行实地检查。企业需要通过每周周报的邮件上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形成“校方评教、学生评教、企业管理部门评教”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企业教师、合作企业必须严格监督与考核,防止共容利益主体偏离学校教学目标,互相“包庇偷懒”以及“搭便车”,影响最终培养效果。

(五)创新机制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较为单一,简单采取“3+1”的方式,最后一年企业才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与杰普软件、用友软件、中兴通讯、中软国际等企业共同成立“杰普大数据”“用友会计信息化”、“中兴信息通信技术”和“中软移动互联”等实验班,探索“1+2+1”新模式。即大一学校承担基础课程,大二、大三企业就参与进来实施双方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双方教师共同授课,课程设置更加符合行业需求,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和企业职业素养。

在大众化培养的教育合作外,学院与触控未来共建“王哲工作室”,与江西合众共建“互联网+地理信息大数据工作室”,由校外提供必要场地,企业捐赠价值120万元的软硬件设施,为有想法创意、有创业激情的学生提供了精英培养的环境,为准备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校企双方共同培育孵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打下了基础。每年10月,学校与合作企业举办科技学术周活动,内容包括学术讲座、互动交流、程序设计大赛、无人机航模演示及企业文化体验等,对校区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强化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素质起到推动作用。

随着深化校企合作和协同人才培养,“软件工程+”复合型人才的改革,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办学竞争力和社会信誉不断提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验证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生源质量逐年向好,考研率也大幅度提升,并由单一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向复合型人才多种专业方向录取发展,同时,考取985、211等著名高校的研究生的比例也得到极大提高,达到43%。此培养模式不仅强调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工程系统化应用能力。软件工程等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这种新型理念是非常有益的,有助于学生对复合型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融会贯通。通过工作室制度和软件工程实验场所,完善了“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获奖率达到20%以上。在积极实施教育部中软国际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大学生双创训练项目的同时,获批教育部杰普软件产学合作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和教育部触控科技面向互联网+虚拟现实产学合作项目。此外,还荣获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良好的成效证明了此机制运用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非常成功的。由于建立了较为广泛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利益关联方,形成双方目标共同体和利益互助模式,有效地防止其中一方主体利益受到损害,较好地实现了双方的利益诉求,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和利益,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但提升了學校的办学声誉也促进了参与合作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麦可思研究院,2017.

[3]王晓波,等.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46-150.

[4]Mancur Olson.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5]郭福春.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领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5):73-74.

[6]曹国永.着力强化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7):7-9.

[7]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7):85-88.

[8]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

[9]史云贵.共客利益狭隘化:破解国家荣衰兴亡周期律的一种新解释[J].社会科学,2012(3):13-22.

责任编辑 蔡久评

推荐访问:育人 人才培养 协同 本科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