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大仰湖打响生态金名片

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总场)位于景宁县东南部,与景宁、文成两县6个乡镇(街道)44个行政村毗邻、南接文成石垟林场,地属洞宫山脉。主要由大仰湖湿地群、菖蒲湖湿地群、荒田湖湿地群组成。保护区总面积为2131.2公顷,核心区面积575.07公顷,缓冲区面积244公顷,实验区面积1312.13公顷。保护区内峰峦叠起,海拔多在千米以上,主要山峰有大仰湖尖、牛塘岙尖、牛岗山头等,最高峰为大仰湖尖,海拔1556.9米。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溪源湿地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资源、水源涵养林和天然林资源。其中山地溪源湿地生态系统、山地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山地沼泽地莼菜植物群落等湿地生态系统极具特色,也是保护区的重点保护生态系统类型。

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自2013年7月29日经批准建立以来,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湿地保护宏观管理;强化湿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科研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维护区内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与稳定,保护、恢复和发展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大仰湖湿地群生态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定期组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调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和生态监测制度;开展野生动植物生态观测和研究,积极引种、驯化、保护和发展珍稀动植物资源;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科普宣传教育,扩大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保护和发展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搞好社区邻里关系,加强护林防火联防,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自然资源和森林资源损失,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资源安全。

开展调查   提供保护依据

结合监测调查,全面厘清动植物资源。从2014年开始,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与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合作进行了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其间利用红外摄像机监测,先后拍摄到黑麂、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鬣羚、白鹇、鹰雕等珍稀动物的视频和照片,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繁衍栖息地提供了资料,奠定了基础。场内珍稀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据调查共有脊椎动物31目87科32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麂、云豹、金雕、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小灵猫等35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2014—2016年,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与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合作,进行了植物本底调查,陆续发现了一些植物新分类群,其中,新种4个、新变型1个;对植物学名进行了认真考订,发现新组合类群1个;发现了16种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其中国家新记录植物2种,华东地区新记录植物6种,浙江新记录植物科1科、新记录植物属2属、新记录植物8种。场内珍稀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共有维管植物191科800属186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莼菜、南方红豆杉、伯乐树3种,二级保护植物有福建柏等10种,浙江省重点保护植物有景宁木兰等24种。

开展专项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计量大学合作,组成技术团队,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在大仰湖区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针阔混交林新建1公顷长期固定样地。开展“昆虫资源专项调查”,联合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40余所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及研究人员到大仰湖保护区,利用网捕、灯诱和马氏网诱集等方法,顺利开展昆虫样品采集工作。通过专项调查,基本摸清保护区内的昆虫资源种类及分布现状。开展“两栖爬行类调查”和“大型菌类调查”,建成珍稀植物园、动物临时救助点,进一步推进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研究。近日,保护区技术人员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更是发现珍稀植物群落。通过初步调查发现珍稀植物4种24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南方红豆杉6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鹅掌楸3棵、香果树11棵、榧树4株。此次发现进一步体现了大仰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区位重要性,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进珍稀植物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建設工程   推进保护工作

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保护区基础设施。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实行“林场+湿地保护”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快推进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保护区能力建设,按照“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备、林区富裕和谐”的现代国有林场要求,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建设大仰湖外连公路硬化8.7公里、大仰湖巡护道建设5.3公里和保护区负氧离子测报系统安装使用。大仰湖旅游接待中心一期工程及配套巡护道3公里项目,现已完成巡护道部分;草鱼塘分场管护房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外部建设,正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大仰湖保护区管护监测、监控通信系统工程正在投标中,预计2018年底完成。

规范管理,开展保护区界线矢量化、确界立标。根据浙江省2017年保护区重点工作要求,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以省环保厅的环保监测中心为技术支撑单位,组成专业技术队伍,通过前期资料收集、编制实施方案、现场核查点位布设及实地勘界与验证等方式完成保护区界线矢量化工作,对保护区各类边界的实地进行GPS定位,对边界拐点拍摄全景图、记录拐点坐标及高程,核实保护区总体规划与实际界线的关系,明确保护区外围及内部功能区界线,以矢量图的形式固定落地,完成《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界线矢量化成果报告》。2017年新制作、安装保护区界碑30块、界牌2个,在保护区共埋设界桩、界碑147块,并对界桩进行了编号和标示。2018年1月4日,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局(原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召开成果评审会,专家组一致同意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界线矢量化成果通过评审,为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责任落实专项小组,加强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预防。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有效消灾”的方针,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景宁县大仰湖管理局森林火灾事故处置预案》,组建景宁县大仰湖保护区森林消防领导小组、森林消防管火队、森林消防督查队、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等森林消防组织,分管领导到各联系保护站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实行“一级压一级”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切实做到把防火责任分块包干,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加强日常培训,完善灭火设施;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强化联防协作与各毗邻乡村通力协作,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巡查、联防工作,确保隐患排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通过几年的努力,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初显成效,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积极发挥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林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等荣誉称号,进一步打响了畲乡景宁的生态金名片。

推荐访问:打响 生物多样性 名片 生态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