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打开文本图片集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同世界民族交流沟通的桥梁,也是全人类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世界公认的中国汉字文化史有3500多年。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汉字甲骨文。

早期汉字多为象形字,

字体优美但书写不便

甲骨文大部分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划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汉字在起源之时,实际上是一幅幅逼真的图画,每个部落、每个人在写这些字或者说画这些画时,都可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字的写法有很多种。这种现象在商代甲骨文中仍然非常明显。例如,甲骨文中“尊”字的写法至少有20种,“羊”字写法至少有45种。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相互之间称为异体字。

甲骨文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至1899年,河南安阳一带的农民在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其来历,但观其年代久远,觉得可以治病,就把这些甲骨卖给药商,称其为“龙骨”。1899年,当时的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那时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甲骨文被破坏了。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个,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这里是甲骨文的“万”字,文字非常优美,但书写不便。

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现河南省郑州市老城区东南部)的青铜器,不过二里岗发现的商代青铜器上铭刻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河南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有金文的明显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同样多为象形字和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金文就是由甲骨文进化演变而来的,但适用范围更广,在青铜器上大量使用。下面是金文的“万”字,文字同样优美,与甲骨文比有进化,但是变化不是很大。

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被大量使用,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被称为大篆。大篆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的太史所创写。后来诸侯当道,政权四分五裂,各诸侯国为了方便统治,都推出了符合国家文化的文字,虽都为大篆,文字却不尽相同,被称为六国文字。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必然会统一文字,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

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汉字书写由繁变简更加符号化

秦朝时期,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功绩显著的宰相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删繁就简美化加工,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在全国推广。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秦始皇统一文字对后世中华文明的影响颇为深远。此处为小篆“万”字,字形仍然比较复杂,但已经不是象形字了。

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速度很慢。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民间出现了许多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为“秦隶”。这种“秦隶”就是隶书的雏形。

到了汉朝,隶书更加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则完全发挥了毛笔的书写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被称为“汉隶”,也就是现在通称的隶书。下面是隶书“万”字,特点是方便易书写,字形比较方正。

汉朝在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处在萌芽阶段,楷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非常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他们吸取了篆书的笔划圆转,同时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从那以后,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下来。这种书法当时被称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唐朝时期,楷书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作为学习范例。下面是颜真卿的楷书“万”字。

楷书比篆书方便书写,又比隶书字形更加优美,时至今日依然是人们的日常常用字体之一。

由于楷书的工整降低了书写效率,为了书写快捷和抒发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于是,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出现了,它就是草书。下面是草书的“万”字。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因此也成为最受大众喜欢并且最常用的一种字体。下面是行书“万”字,充分展现了行书的书写特点。

只有适应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文字才具有

持久的生命力

汉字的数量随着它的演变逐步增加,秦代的《仓颉篇》《博学篇》《爰历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多达85000字。

当然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无须认识如此多的字,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仅为6544个。

从汉字的发展与演变可以看出,汉字的书写总体讲是越来越简洁,越来越容易识别,异体字大幅减小。汉字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改革汉字的过程,比如秦始皇统一七国文字。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比如小篆演化为隶书。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剧烈、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缓慢、长期的。因为时间、地理等因素,自然流变使其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汉字规范化、统一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汉字的改革和自然流变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汉字的发展和演变离不开这两种形式,汉字也因此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使用,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载体。(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二中学) □

推荐访问:汉字 演变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