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盛行是对影视艺术的侵害

互联网着实堪称影视行业圆梦造星的万能孵化器,同时也是催化概念现象的神奇平台,一场婚礼,一段金曲,一出神剧,都可以让情景中的关联者一夜网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笔下的唐朝盛况仿佛已成为当今影视场景的艺术素描。

在一个充满娱乐色彩的影视世界,这种互联网明星模式从文化商业的角度观察不失为一种热闹景象,但从深层思考却折射着众多后患。

这场巨大的造星运动中,最大的后患就是“鲜肉”概念及其价值模式的盛行。其一,从中文文字的表里审读这都是一个极其隐晦甚至充满意淫的词汇。本来互联网语言的丰富与风趣无可厚非,但这必须在一定文化与文明的底线内,唯有如斯才有持续力与影响力,以肉末横飞、肌肉性感为表征的诱惑性文字描绘,绝无鲜活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何况这种文字描述的主体是盛行时下的文艺现象,则更显得不成体统。其二,“鲜肉”的核心内容与价值呈现是以颜值至上为主体的三角肌加脸蛋文化加配套的精神饥饿快餐,这种组合模式严重地冲撞了以德艺至上为主体的创新原则加原创文化加配套的雅俗共赏精品。其三,以注射、包装、推手、资本塑造的“鲜肉”艺术表述的急功近利、简易暴富损伤了文艺价值观所陈列的卓绝奉献与辛勤劳动的精神核心。

“鲜肉”概念的唯一中性内容就是颜值,颜值一定是影视艺术的物理条件,颜值无过,但颜值被过度开发成商业娱乐并被注入导向色彩则一定会堕落为畸形的鲜肉。鲜肉终究会腐坏,决不能让“鲜肉”们污染神圣影视!

推荐访问:鲜肉 盛行 侵害 艺术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