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同一性

[摘 要] 苏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两者在价值本质和精神内涵上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具有内在同一性。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树立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为主题、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精髓、以树立和践行优良作风为基础。

[关键词] 苏区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一性

苏区精神是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和全国苏区创建、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培育出来的、由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自“苏区精神”这一概念提出后,学术界的石仲泉、余伯流等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进行了提炼概括,但一直没有形成共识。直到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才首次明确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他指出:“苏区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从苏区精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跨越了两个世纪,时空发生了巨变,形势完全不同,但苏区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关键在于两者之间具有内在同一性,在价值本质和精神内涵上一以贯之、一脉相承。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树立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为主题、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精髓、以树立和践行优良作风为基础。

一、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

苏区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在领导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从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追求独立、自由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历程中前后相继的两种实践模式。这就决定了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的具有共同的价值本质,都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求真务实”就是要“反对本本主义”,其本质是思想路线问题,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思想路线”的概念及其基本思想最早是由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提出来的。针对党和红军初创时期出现的重大原则问题争论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给林彪的信》中就明确提出:“近日的问题(军委问题,但原则问题) 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的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2]P74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更加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P138-139这些阐述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重视调查研究;在与党内“左”倾错误路线作斗争的同时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包括人民军队建设、党的建设、革命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的中国革命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要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既是苏区精神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其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以树立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为主题

坚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是苏区精神的永恒主题。1930年1月初,毛泽东针对林彪等一批人所流露出的对革命前途的悲观主义情绪给林彪复信,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毛泽东在信中指出:“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5]P102这一论断不仅批评了林彪等人的错误观念,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将最终夺取全面胜利的必然趋势。这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在革命环境极其艰苦、斗争形势极其险恶的情况下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力量源泉。正是有了这一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中央苏区的主体才能坚持近六年时间的长期斗争,就算是中央红军主力撤离后根据地军民在这块红土地上还能继续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正如邓小平所说:“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6]

苏区精神所体现的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以及社会意识多样化。这就迫切地需要一个能够为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同、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从而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央苏区时期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坚定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是我们夺取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们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

三、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精髓

“一心为民”就是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根本宗旨,构成了苏区精神的思想内核。苏区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血脉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在开辟中央苏区时就将这一理念明确提出并进行了系统阐述。毛泽东说:“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随时叨念‘争取群众’”。[8]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从土地问题、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已的议事日程上”。[5]P138“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5]P116

“争创一流”就是要创造“第一等的工作”,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和苏区军民的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苏区共产党人和军民通过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扩红动员等各方面工作中的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在斗争中创造了新局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土地革命理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理论等,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苏区精神“一心为民”“争创一流”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谱写了改革开放壮丽辉煌的历史新篇章,赋予了民族复兴新的生机和活力,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今天,我们已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

四、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以树立和践行优良作风为基础

“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苏区军民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的优良作风。“苏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闹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这首家喻户晓的兴国山歌就是当年苏区干部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为了使苏区干部能够做到“清正廉洁”,苏维埃中央政府规定,“每个革命的民众都有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的错误缺点之权”,“如果发现了贪污腐化消极怠工以及官僚主义的分子”,“苏维埃则立即惩办他们决不姑息”。[9]为了维系革命的事业,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苏区共产党人和军民艰苦创业,白手起家创办兵工厂、无线电器材厂、被服厂、造币厂等等支援前线战争,满足苏区军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苏区人民倾其所有,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支援战争,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的贡献。

苏区精神“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优良作风规范的是苏区共产党人和军民的行为选择,彰显了苏维埃政府和苏区军民的行为风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为了解决人们的行为规范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净化社会风气,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苏区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优良作风正是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直接精神来源。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就要大力继承和发扬“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用苏区精神所内涵的荣辱观来规范衡量人们的行为得失、价值取向,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3).

[2]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胡锦涛.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10—24(2).

[4]雒树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解放日报,2006—11—29(3).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7]杨舒眉,武立敬.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2).

[8]陈奇涵.赣南党的历史[A].回忆中央苏区[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9]工农检察部控告局组织纲要[A].中华苏维埃法律文件选编[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张荣辉

推荐访问:苏区 核心 体系 精神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