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程环境,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是高校工程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素质需要良好的工程实践来培养,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工程环境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养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认识课程教学实践,论述了营造工程环境对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作用,总结了具体的工程环境构建措施,并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工程素质 工程环境 工程认识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37-02

一 引言

工程认识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基础实践类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工程启蒙、培养工程意识、提升工程能力、形成良好工程素质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工程的概念,进而引发学生关注工程、了解工程、走进工程并投身工程。经过工程认识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提高。

工程素质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是工程技术人员在面临具体工程实践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激发的巨大潜能。工程素质是工程实际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有关工程概念和实际技术的基本要求,包括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对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对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创造性的综合应用能力,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意识,对工程技术实际工作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必要的市场意识等。简言之,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的一些内容:广博的工程知识;良好的思维方法;工程实践操作能力;细致、耐心、扎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于工科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工程师来说,要培养起对具体工程问题的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工程与团队的管理能力,良好的法律、市场、环保、安全等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工程素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习阶段经过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有意识地去培养提升自身的工程素质,从而在大工程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二 工程环境的教育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由此可见,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指的是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现实的决定作用。教育与环境对个体而言都是外在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感化、熏陶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工程环境,使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工程环境的熏陶,并注意在这种氛围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科学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注意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在深厚的工程背景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工程的魅力,形成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把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要我学”,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我要学”。

良好的工程素质,需要在良好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在工程认识课上,给学生提供了面向工程实际的环境,构建了真实的工程环境。学生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工程材料、机械结构、机械设备、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实实在在的工程实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的工程任务,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对工程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 具体的构建措施以及教学效果

1.改善工程认识课程教学环境,建设丰富的工程文化环境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工程认识当然也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加深对现代工程实体以及工程实现过程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工程观。让学生在具有工程环境的氛围中去学习,在模拟真实生产的环境中去参与,在学习参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在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时,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4年7月,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整体搬入新落成的机电工训大楼,工程认识课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实践教学场地面积增大,并且教学部对每个实践场地都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增加了一些展板、添置了大量的工程实物,如教室里有汽车发动机实物,再配置上汽车发动机结构展板,学生就可以对照学习。学生一进入教室,就像进入了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生在工程认识课上不仅能接受工程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能在全真的工程环境中接受工程素质的训练。

充分利用良好的工程环境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中心一层是各种机械加工实践场地,在场地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床,排列有序。而在二楼走廊平台可以通过明亮的玻璃窗俯瞰,可以宏观地看到各个实践场地机床的排列布置、学生的操作实践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引领学生在此参观学习,可以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教学载体,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环境改善,新增了一批实践教学载体,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如以加工制造技术认识为例,新增车床、铣床、钻床、剪床、电火花成形机床、线切割机床等设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加工设备、加工方法有简单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带学生来场地观察实际的设备,在设备上摆放着显示机床的参数、特点、用途、加工范围等内容的铭牌,当学生看到机床时,不仅能看到机床本身,更能了解它的特点。宽阔的工程背景,带给学生更开阔的工程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踪国内外工程技术的发展,随时将最新的工程案例、工程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相结合,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工程前沿的了解,对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等前沿发展状况和趋势的了解,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内容都非常吸引学生。工程认识将课堂教学移至实际工程现场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随时提出一些与实际工程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这些方法大大提升了工程认识课程的教学效果,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与工程化的考核模式

工程认识第一次课是工程导论的内容,首先具体引领学生认识了解很多古今中外典型的工程,像中国著名的长城、都江堰显示了工程的雄伟与壮美;而水排、指南车等则彰显了工程的缜密与精巧。现代的航空航天工程、航海技术的发展更让学生感到工程的发展让人类的足迹到了更深远的地方,探索更多人类未知的领域。然后让学生思考更多关于工程的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由浅入深,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工程的魅力,被工程所吸引。

工程认识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综合化的工程知识,工程导论之后,工程认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机械结构认识、制造技术认识、控制技术认识以及机电一体化认识,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贯穿。课程内容进行模块细分,每个教学单元都进行了工程化的教学设计,建设良好的工程背景,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采用“项目驱动式”“互动体验式”“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工程认识课程采用全过程考核,即平时以学生完成工程训练的情况来进行评价,在课程最终考核时布置工程化的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的工程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工程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须充分利用各种工程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求学生考虑安全、成本、环境、管理等工程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了工程素质。

四 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工程环境对于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影响。工程认识教学需要构建良好的工程环境,使学生受到工程环境的熏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实践效果,使学生养成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意识,树立起现代化的工程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庆文、刘胜青、马济永.论大工程环境下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1):5~8

[2]李艳蔷、胡细全、李海波.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上),2009(1):77~78

[3]李贵峰.试论现代高等教育中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35

[4]彭守敏、许鹤群.营建工程环境,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3):67~69

[5]崔勇、陈彦国.基于工程意识培养的工程认识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4(12):116

〔责任编辑:林劲〕

推荐访问:工程 提高学生 构建 素质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