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数学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与答案 学校 姓名 成绩 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6分)
1、选择题(10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B)。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C)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B   )。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D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C)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
名字 主要教育思想 他(她)的教育名言 二、《数学课程标准》知识试题(22分)
1、填空题(18分)
⑴《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考 、 解决问题 、 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⑵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 综合与实践 ”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数感 、 符号感 、 空间观念 、 统计观念 ,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 的能力。

⑶要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 提出问题 、 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⑷新课程中的数学评价,要建立 评价目标 多元, 评价方法 多样的评价体系。

2、简答题(4分)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数学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0分)
⑴ 科知识(23分)
⑴ 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这一排共有(25 )人。

⑵ 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15)手。

⑶ 把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37.68立方分米)。

⑷ 把一张长250厘米,宽180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若干小正方形,至少可以剪(450 )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00 )平方厘米。

⑸ 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 11)分钟。

⑹一个圆锥形状的沙堆,占地面积的周长是25.12米,高3米,这堆沙的体积是(50.24 )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85.408 )吨。

[7]修路工人计划修5条笔直的公路,并在被公路分割开的每一个区域内各修一幢楼房,最多可以修( 16)幢楼。(1+1+2+3+4+5=16)
[二]解答题(每题6分)
1. 一个运动员爬山,从A地出发上山的速度每小时4.4千米,原路返回的速度为每小时5.5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44/9km)
2÷(1÷4.4+1÷5.5)
2. 同学们排队,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如果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一共站了多少行?共有多少学生?(37+20)÷(12-9)=19行 19×9+37=208人 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7,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16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94千米。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94+16)÷(1/7×2)=385千米 4. 求阴影部分面积。

[三]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13分)
案例:
一次数学新授课中,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圆满地完成了授课的任务,累得我口干舌燥。下课后,一位学生拿着她的课堂本找到我,说:“老师,您刚才在课后的练习中出的这道应用题我是这样做的,您看这种做法对吗?”我看了一眼答案,发现答案不对,于是不加思索地说:“做错了,再回去认真思考,找找错的原因。”她很疑惑地捧着本子走回了座位。临上课时,她又一次找到我,说:“老师,我一直在想这道题,我总感觉这道题我这样做也是对的。”看着她那坚定的目光,我又一次拿起她的练习本,仔细地看起来。结果发现,她的解题方法同样正确,只是得到的答案不一样。

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将那道题进行了研究,原来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使题目的数据间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一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的情况发生。

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此时,学生呈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或静心思考、或热烈讨论,结果又产生了好几种解题的思路和不同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我启发学生进一步对老师当初的编题进行质疑,寻找解决办法。很快,题目中数据存在矛盾的问题被学生找到了,并通过再一次的商讨,编写出了正确的应用题。

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盎然!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位老师的教学案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呢?(从教师观、学生观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反思)
答:文段中有几句关键的句子,值得注意:
1.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

2.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盎然! 3.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

这三句,应该是最重点的,也是作者想要阐述的东西。实际上,我觉得,这个案例可以写成一篇优秀的小学教学研究论文。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应该鼓励学生质疑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角度思考,多多和老师互动。

新形势下的要求,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要求,就是自主创新,学生、教师,在日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都需要自主创新的精神。

第四套:教育综合知识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40题,每小题1分)  1、“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中所体现的战略目标是( B )。  A.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B.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C.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D.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是( D )。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  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D.促进农村科教结合  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修订规定的是( C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C.义务教育鼓励教科书循环利用  D.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发展教师教育。  4、《基础教育可改革纲要》(实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时间”、“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C )。  A.环境教育  B.艺术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网络教育  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的是( D )。  A.具有相应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  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C.具有形影的艺术欣赏表现知识  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B )。  A.小学与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初中阶段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课程为主  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7、“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或者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要求”,这段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B )。  A.全面教育思想  B.终身教育思想  C.特殊教育思想  D.精英教育思想  8、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为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映的学习属于( D )。  A.信号学习  B.系列学习  C.言语联结学习  D.辨别学习  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A.感知教材,形成形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巧  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是指( A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技能、能力  C.观念、方法、态度  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11、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称为”( B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A )。  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联系、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13、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课程资源越多越好  C.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  14、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D )。  A.讲授课和复习课  B.讲授课与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15、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决定性因素的是( B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16、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依据德育规律的是( A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1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D.完善学生的人格  18、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 A )。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重视智育  C.贯彻安全要求  D.坚持智育与体育并重  19、教育目标分类中的“接收、反映、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属于( B )。  A.任职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  20、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A )。  A.长善救失  B.正面疏导  C.知行统一  D.从实际出发 21、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过快过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A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C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3、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景性,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 A )。  A.建构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24、小学生刚学拼音时,容易记住声母表和韵母表的开头和结尾,不容易记住中间部分,这表明遗忘是( D )。  A.材料数量的影响  B.材料性质的影响  C.个人兴趣的影响  D.材料序列位置  25、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
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这些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C )。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26、学生读完《淘气包马小跳》,头脑中出现可爱活泼的马小跳的形象属于( C )。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27、冬天上学,某学生既怕寒冷而又不愿意起床,又怕因迟到而受到教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B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8、小学生学习言语拼音常利用具体的事物来帮助记忆,如m就像两个门洞,h就像一把小椅子,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D )。  A.复述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9、美国心理学家加多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方面的,由九种彼此不同、相对独立的智力构成( D ).  A.智力三维结构论  B.智力群因素理论  C.智力PASS模型  D.多元智力理论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意志的( c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31、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教育的内容( A )。  A、法制概念  B、自我保护教育  C、敬畏自然教育  D、人际关系教育  32、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的是,这种方式是( A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33、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 A )。  A、写作  B、跑步  C、汽车  D、跳舞  34、 PAN>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 B )。  A、外部指导  B、预防与促进  C、补救与矫正  D、心理治疗  35、指出“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A )。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杨贤江  36、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C )。  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成“蜘蛛侠”  C、用一个词造句  D、荡秋千  37、对语法法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B )。  A、情境记忆  B、语义记忆  C、形象记忆  D、运动记忆  38、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这种情绪状态是( C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39、下列表述中,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D )。  A、为了获得家长、老师的表扬而学习  B、只为了超过同学而学习  C、为了赢得名次而学习  D、感觉学习过程本身有乐趣而学习  40、小学生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通常称之为( B )。  A、学习困难综合症  B、多动症综合症  C、过度焦虑反映  D、厌学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  42、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 参考答案:对。  43、 小学活动的思维以抽象活动为主。 参考答案:错。  44、 教学的几本理论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是其特殊形式。 参考答案:错。  45、 学生即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参考答案:对。  46、 性格是个体对显示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固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主要受后天因素影响,没有好坏之分。 参考答案:错。  47、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真正的教育平衡的思想。 参考答案:错。  48、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对。  49、备课就是写教案。 参考答案:错。  50、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得到教师与家长的爱,表现了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  参考答案:对。  51、教育现代化是指学校教育设备和信息载体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错。  52、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慕课),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参与课程的开发与使用。  参考答案:错。  53、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参考答案:对。  54、定势可能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也可能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答案:对。  55、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错。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56、《课程标准》的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2分)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材的“教材”,具有统领教学的作用。(1分)  (2)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确定教与学的规定性及其内容和要求。(1分)  (3)课程标准是了解学校学科教学的载体。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分)  5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创造性想象力,并能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4)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5)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6)组织活动并结合各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58、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3)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4)表达清晰,注重语言艺术。  (5)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6)板书规范。  (7)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59、简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参考答案:  ⒈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  ⒉注意水平有限。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  ⒊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⒋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⒌以形象思维为主。  ⒍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  ⒎自我意识更加明确。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够客观、全面,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60、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和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61、简述谈话法及运用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2分)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1)做好计划。(1分)  (2)提出问题要明确。  (3)善于启发诱导。(1分)  (4)进行归纳和小结。(1分)
62、问题:
一、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违反了那些基本要求。(4分)  二、作为教师,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加强师德修养?(8分)  参考答案: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岗敬业、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材料中的调查中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1)爱岗敬业。  (2)关爱学生。  (3)教书育人。  (4)为人师表。  2、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有:  (1)加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提高的必要途径。学习包括: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②学习师德修养的理论。③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  (2)躬身实践。是道德修养的基础,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途径。  (3)树立榜样。是提升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4)学会反思。反思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是教师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过程。①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对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②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职业道德理论的差距,努力完善自己。  (5)努力做到”慎独“。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可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更好地培养、锻炼坚定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  63材料一:齐白石先生自幼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画师。  材料二:王安石有篇文章《伤仲永》说一个方仲永的小孩,五岁做诗,指物作诗立就,其父“日扳仲永环于邑人,不使学。”方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不闻,又七年,方中“永泯然众人”。  阅读材料,分析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1、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有:  (1)遗传与营养。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2)早期经验。早起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就越迅速。  (3)教育与教学。教育与教学对智力的发展其主导作用。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5)主观努力。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勤奋,想要获得事业成功和智力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2、案例一中齐白石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他成为为著名画师的关键因素。他在没有上学的机会后,通过自己的勤奋、进取的及他的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的最终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案例二中方仲永的虽然先天遗传素质比较好,但是遗传素质只是质量发展的前提。还需要后天的教育,教育在对智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在方仲永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他父亲“日扳仲永环于邑人,不使学。”而使他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以至于后来的遗传素质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推荐访问:选调 进城 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