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5篇

篇一: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共5篇)

  第一篇: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个人来说,将为他终身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校来说,有利于学校的控辍保学;对国家、对民族来说,意义更加深远。在我国,义务教育承担着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重任,由于农村地广人多,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将使众多的人口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因此,没有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农村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教兴国战略。无论从个人的成长,还是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甚至是从富国强民的高度来说,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迟不容缓。

  二、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

  三、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领导没有正确处理好“两基”工作与教育教学的关系。近年来,由于我县属于“两基”工作的验收县,所以许多学校领导“重硬件,轻软件”,重“控辍保学,轻教学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学校“以研促教”成为空话。首先,学校领导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的次数极少。根据笔者多年的了解,多数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的次数极少,缺乏教学调研。其次,教研组没有明确的教研课题,教研活动单一,无非就是组织教师听几节课,有的甚至连听评课记录也没有。

  第三、教师上课形式单一,多数老师任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照本宣科,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滋生,辍学转学情况严重。

  2、家庭因素

  第一、多数家长意识不高,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在家不督促孩子温习功课,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觉得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会计算简单的加减乘除,将来能打工挣几

  个钱就行。

  第二、许多家庭的不正当娱乐,或非法经营,比如在家开麻将管等,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第三、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动辄吆喝打骂,言行粗暴,造成孩子逆返心重,对学习不感性趣。

  3、社会因素

  第一、读书就业难是主要原因。家长和学生对学习的真正意义缺乏认识,读书就是为了分配工作的思想在家长和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本来升入高等院校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考入高等院校国家也不一定分配工作,许多家长和学生一时适应不了社会的用人改革制度,所以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第二、社会风气的影响是重要原因。如影视和网络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毒害至深,青少年正处身心发育阶段,然而,特别是港台的功夫片、言情片盛行,使青少年儿童盲目效仿,小小年纪就开始谈情说爱,或者打架斗殴。另外,网络更是毒害青少年儿童的罪魁祸首,许多孩子由于迷恋网络,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对学习完全置之不理。

  第三、拉关系,走后门的歪风邪气较严重,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许多教师一心只想在县城等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工作,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只需凭借某些领导给基层的学校领导打个招呼就可以借调走人,而不需要行文调动,致使基层学校领导工作不好开展,缺编后只好请代课教师充数,试想,在着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怎能提高呢?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第一、学校应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工厂靠管理出效率,军队靠管理出战斗力,政府靠管理出效能,那么,学校就靠管理出成绩,向管理要质量。首先就应该抓好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着重抓好备、教、辅、研、考几大方面的工作,重实效,防止走过场。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要兼课,至少任一们主科,要经常听

  老师的课,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消除教学中的不良现象。教研组要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开展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要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提倡只评而不比,这样有利于教师评课时以一颗真诚的心,指出他人的不足,虚心吸收他人的优点。各个教研组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不追求教研课题的高深,但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相信,教学质量提高了,就不愁留不住学生,“空辍保学”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第二、许多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教师缺乏与家长的沟通,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不开一次家长会,然而许多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又不高,难怪他们对孩子的学业重视不够。所以,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好家长会,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起共商教育良策的桥梁,并且要办好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良方。

  第三、首先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进入高等院校,不是孩子读书的唯一目标,而真正意义的教育是使孩子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为将来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基础,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应协同教育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整顿市场秩序,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我们的下一辈人着想,为国家的发展大计着想。再次,政府部门和上级有关部门要为教育部门着想,除特殊情况外不凭关系轻易调动教师,教师的调动要通过编制委员会核编,教育人事部门行文调动,要保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五、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愿学校、家庭、社会和广大教育同仁共同携手,为我们子孙后代和民族的兴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总之,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各校自身发展的要求,需要各方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在当前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农村中小学一定会认真实践,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一定会尽快地得到解决,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全面提升。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教育教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一些边远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就像“老牛拉破车”一样,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家庭影响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1、校点多、生源广,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吸引学生,课堂上照本宣科与社会实际格格不入。

  3、教学形式单调,学习时间过长引起学生反感;教师衡量学生以考试成绩作标准,造成大多数学生抬不起头,丧失学习信心。

  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因素,应该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整治社会不正之风,杜绝赌博现象。

  (二)引导人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反对和转变“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最佳学龄阶段在学校安心地接受文化知识教育。

  (三)改变家长观念陈旧,思想意识不到位的现状,成立家长夜校,提高家长文化素质,唤醒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意识。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也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自从呀呀学语开始,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深深烙入孩子的心灵,孩子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诲。但一些边远农村的许多家长因自身文化素质低或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良嗜好,不懂得或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听天由命,放任自由,导致学生在家里或社会上养成了诸多陋习。只有唤醒家长对子女的意识,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关心子女的成长历程,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学校要走集中办学之路,把邻近校点撤并到村完小上来,整合教师的人力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教学中,改变教

  学方法,创造学生成功的机会,鼓励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抓住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实施分层教学,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创设情景,让全体学生更多地参加活动;注意教与学的多向交流,及时反馈、矫正;实行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成功心理;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边远农村小学教育,要立足于校内,着眼于家庭和社会,力求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备课是否充分,备课不仅仅是写写教案就完事大吉了,还要备学生。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成就感,才会吸引他的注意力。

  2.组织课堂的能力。——教师上课不能只管讲,要多观察学生是否接受、是否精力集中、是否还有疑问。3.讲课是废话太多。讲课时可以举一反三,但不是只举而忽略了主题。

  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已在自己这个特殊而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五年。在这五年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汗水也有收获,有辛酸也有欢笑。然而,在这五年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令人堪忧的小学教学质量。历年小考成绩的不理想,直接反映出小学教学质量的现状,而小学教学质量如何,又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学习。这正如修建楼房一般,小学好比是在打地基,如果地基都建得不牢固,那么以后无论房子修得有多高、多漂亮,也有可能在一瞬间垮塌。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小学教学的重要性。现结合自身实际,试谈一下制约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几点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工作的好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是一项光荣的职业,然而,在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教师没能很好地抵挡住外界的物质诱惑,相互攀比、贪图享乐、崇尚金钱等思想开

  始在这些教师中间蔓延。然而,微薄的薪水难以维持奢侈的生活,于是,想方设法地挣钱便成为这类教师最终的目标。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诸如教师从事第二职业,为学生进行有偿补课等事件,并且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类教师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挣钱的行业中,试问又有多少精力能够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自己的学生身上?这类教师的腰包鼓起了,而学生的成绩却垮下去了。另外,部分教师虽未从事第二职业,但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这就注定了这一类教师不会在工作中作出多大的努力,那又怎会有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呢?对于这些教师,首先应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教师这一职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其次,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加强管理,严格制止教师从事第二职业,、进行有偿补课等不正当行为,对顶风违纪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也对那些跃跃欲试的教师敲响警钟。而对于那些不积极工作的教师,则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彻底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增强教师的紧迫感,让他们有所压力,更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从而更好地干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助推剂;而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则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农村,很多家长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让孩子接受教育的观念也较为淡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自己孩子读几年级不知道、孩子的教师是谁不知道等现象。更有甚者干脆将孩子留在家中干活而不让孩子去学校上学,而当教师家访问及学生未到校原因时,家长的回答往往是“家中的活太忙了,让他帮帮忙”、“反正学习也不好,耽误几天也没什么”、“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又不是读来做官”等诸如此类的话。从这些家长的回答中,我们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

  对子女接受教育是何等的不重视,更不要指望他们会如何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将学生教育成材。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不该责备,因为这样不仅一点好处没有,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讲解让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他们熟悉的事例,让他们亲身体会读书的重要性以及不读书的坏处,争取他们的配合,让他们督促孩子学习,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孩子更轻松地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三、社会环境因素。

  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并急于尝试,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然而,社会上很多不法商人正是看中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学校周围大肆兴建网吧、游戏厅等,并明目张胆地诱惑年幼无知的孩子们进入这些场所,甚至让孩子们在里面过夜,以此牟取高额利润。这样一来,这些不法商人的的钱袋子是鼓了,但我们的学生却一步步地陷入网吧、游戏厅而无法自拔,即使被迫回到学校,他们满脑子想的也还是“刺激”电脑游戏,根本无法将精力再放到学习上,也根本无法再继续学下去。那些不乏的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原本好学的孩子变得对学习毫无兴趣,毁了孩子的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可耻的行径啊,而对于孩子、对于家长、对于社会、对于国家,这又是一种多大的损失啊!对于这类情况,相关部门虽早已明文规定网吧等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但不法商人们却为了利益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继续干着危害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勾当。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坚决依法取缔这些违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对违法的网吧、游戏厅从严处罚,坚决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还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健康地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四、学生因素。

  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生惯养的生活,在生活上缺乏独立性,更没有独自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与能力。而他们的这种性格特点一旦转移到学习上,就将极大地限制他们在学习上的发展,他们会因惧怕困难而逃避学习,从而导致厌学

  现象的出现。针对这仪情况,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比如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学做饭、学洗衣等,增强学生的独立能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性格特点,让他们敢于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因此,我们应积极找出制约教育的不良因素并努力消除这些因素,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下一代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二篇: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谭玉清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元化的,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基础、学校管理等,就教育教学本身而言,又是一门艺术,教学离不开教育,教育应服务于教学,为此,单独谈教学,就犹如“人才”中失去了“人”,一个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的教师,只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如果这样,教师“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是马家爵式的“人物”,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是相抵触的。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教育管理应着重于教学管理。

  首先,教育是解决“人”的问题,而教学是解决“才”的问题。成了“人”,又何愁不成“才”;反之,成了“才”却失去了“人”,这样的“才”会有危险。

  其次,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只有发自内心地要把这件事做好,才可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否则只能是交差了事。我们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然如此,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乐教”,其次才是如何教;学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乐学”,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才是怎样学。因之,学校管理的重心问题应是解决:“要我教”为“我要教”、“要我学”为“我要学”,学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觉地、自愿地、发自内心地工作和学习。

  就教学管理单方面而言,在基于上述基础之上,一是加大对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二是采用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抓好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三是加强教师教学研究的力度,成立各年级各科备课组,集体研究教材、教法、教纲、考纲、学法指导,培养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四是加大奖惩力度,鼓励一部分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成为学校学科带头人,从而带动全校教师的发展;五是开展各种竞赛辅导、知识讲座及课外活动,实行奖学金制,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分级分科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奋斗目标,并随机检查学生完成计划情况;七是在学生中开展以点带面以面带点的互帮互学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学法活起来;八是领导、教师、学生间充分发挥一个面、一条线及一个点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学校管一个面、分管领导抓一条线、教师教学抓一个点,形成齐抓共管,上下一条心的管理格局,最终真正把学校管理、教师教学落实在学生学习这个点上,通过此种人盯人的管理方式来发展优生、带动中等生、转化差生。

  在教学系统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虽然有各自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发生作用。要使各因素之间形成最佳结合,发挥最佳效果,就离不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管理水平高,管理手段、方法先进,规章制度健全,组织严密,人和物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管理水平低,人和物不但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甚至会产生负作用。因此,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全方位监控,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论文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

  教材内容的陈旧与竞技化,使得学生对体育教学缺乏新鲜感觉,另外,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常规教学,严重束缚了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

  很多中学的体育理论课尚停留在体育竞赛新闻和运动员轶事介绍

  等方面,缺乏健康知识与科学锻炼方法的理论教学,致使中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模糊。

  3.中学生运动能力严重偏低。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忽视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严重不足,据统计显示:中学生入学前,约有76.2%的学生缺乏基本的体育锻炼知识与能力。

  二、制约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1.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

  目前,中学学校教学虽然在向素质教育转轨,然而仍有多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变更体育教学计划,缩减体育课时,中学体育长期处于边缘学科。

  2.教学内容枯燥。

  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陈旧、单调,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甚至会出现抵触、抗拒心理。

  3.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还停留在“灌填式”阶段,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比比皆是,要么搞“一刀切”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这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不高。

  据调查显示,约有62.6%的中学体育教师不注重学习专业新知识,一味在吃老本,使得教师知识面狭窄,知识的运用也比较僵化,加上相当一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高,往往采取“放羊式”教學,直接影响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5.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

  目前一些中学体育考试内容仍以技能达标为主,不注重过程性评价,忽视学生体育的态度,努力程度及进步幅度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也违背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

  6.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匮乏。

  由于学生偏多,同一节体育课有多个班一起上课时,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活动场地不够,或没有器材,降低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及活动能力,锻炼器材及活动范围不足使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丧失兴趣。

  三、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体育宣传,提高认识。

  首先,中学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需要对体育学科有个正确认识,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认真对待体育课;其次,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对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总之,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三管齐下,切实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从而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体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质疑争论,使其在课堂上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实施互交式教学,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并有效发展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能力。总之,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趣味性、游戏性和竞赛性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在学习中保持积极高涨的兴趣。

  3.利用心理因素展开教育。

  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注重与学生心理上的沟通,有效运用心理学规律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体育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教学,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次,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相处,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其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中学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益,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创新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有目的的质疑与实践,认真体会、思考和寻求解决

  问题的途径。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来精心培养,发动学生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正确对待和积极引导,既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5.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以单纯考察学生技能为评价方式的教学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考查学生综合的体育学习成果,即多角度进行评价;其次,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进度幅度与努力程度,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

  6.加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门需注重教师岗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特别是职后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新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效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四、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新形势下,要积极从与教学相关的方面去审视教学,找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进而推动体育事业的不断前进。

  第四篇: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调查

  学校教育,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学校教育质量确实令人堪忧,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学校管理人员,对教育现状感受颇多,就目前影响学校教育质量问题的因素我做了一些调查,现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1、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占很大比例的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在我校150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占64%。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亲情,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造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的形成,如有的乱买吃的,有的迷恋网络,有的逃学旷课等,造成了一些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影响越来越大。

  2、生源问题

  由于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之县城城区学校与乡、镇、办等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就急于将孩子转入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就读。这就造成了一批优秀学生的外流。我学区每年至少10至20名优秀学生转入实小,另外,由于学校考虑“人头经费”问题,在接受转学、插班学生方面是敞着大门,也严重影响了生源质量。

  3、家庭教育的配合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赚钱的脚步走得更快了,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他们对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这就造成孩子懒散习气的形成。有的家长对孩子也缺少耐心,动辄打骂,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了。因此说,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已成为我们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绊脚石了。

  4、教师的整体素质问题(1)教师待遇不高

  教师普遍认为待遇过低,与公务员相差较大,甚至城区学校也有明显差异。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些教师出现敬业精神谈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师生关系庸俗化等不良倾向。

  (2)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不强

  知识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一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思维不上形势,这样都有妨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目前教师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有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吸收不够,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意识没有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真正地提高。

  5、教育科研意识不强

  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普遍存在以下片面认识:一是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在许多教师的眼中,教育科研非常神秘,非常深奥,只有那些专门从事教育研究高级专家才能搞出成绩,而自己的理论知识薄弱,水平低,方法生疏,接触面窄,缺乏研究的能力,不知从何入手。二是教育科研与己无关。不少教师认为,教是自己份内的事,不干不行,研是专门教研机构和专家的事,可干可不干。似乎教师的惟一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搞科研与己不相干。加上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压力大,工作忙,无暇顾及搞科研。三是教育科研恐惧症。许多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从而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得。四是教育科研急功近利。不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搞课题只是为了在等级示范学校评估中捞取份额,一些人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是发表几篇文章,获取名利。应该说,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是束缚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及实践

  1、切实关心留守儿童

  针以留守儿童的特点,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家园式的学校,让学生吃得饱、睡得香、玩得好、学得实,要让学生感受到每位老师都像父母一样关心他们。

  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效合作

  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培训或定期向家长赠送一些教育材料,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认识或提供方法上了帮助。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互通信息,以共同教育好孩子。还应设立家长接待日,听取家长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及时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每一们教师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通过创立相关的制度,鼓励教师参与进修培训,使他们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形成终生学习、自觉提高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支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新型教师队伍。

  4、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

  把“科研兴校”定为治校方略,并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在现有科研的基础上,努力加强课题和管理与研究工作,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积极创建“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影响教学质量的不良因素及改善措施浅析

  江西上犹县第三中学

  温璐璐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要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不论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立场来看,都存在不足,成为制约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一、学生存在的不足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教学相长”,教与学名为两个不同的环节,但它们又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统一于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很大程度上都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心理密切相关。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为了与国际接轨,更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英语素养,我国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普及英语教学。但随着学生的升级,尤其是到了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部分学生表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难度加大,词汇量迅速增加、课文篇幅加长、语法知识繁多等,所以他们一开始就难以接受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这种突变。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遇到困难时多数选择逃避。所以,从整体上而言,中国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就表现出主动性不足、方法欠佳等问题。同时,受这种学习态度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知识性和阶段性的问题积累。到了高中阶段,英语的学习难度较初中阶段更进了一层,就语法方面的知识点就足够让学生束手无策,更不要说其他硬性要求的增加。但受原先英语基础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还可以应付的英语问题到了高中无计可施。因此,长期以来,高中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足、积极性严重受挫。加上高中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等诸多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很多高中生就选择了放弃英语的学习。一旦大部分学生出现这样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势必严重影响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些问题,不可否认,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确存在。

  (二)学生学习心理不良良好的心理是高效学习的保障,这也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格外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统计,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不高明显受到了学生

  不良学习心理的影响。而其中影响尤为突出的是学生学习英语所表现出来的自卑心理和惰性心理。高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增强,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对那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首先,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形成落差,认为自己智不如人。其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又多偏向于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对这些同学的关注较多,无论是课堂发言还是平时的表彰,都以他们作为重点,而忽略了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的发展。长期如此,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会自己给自己贴上标签,认为自己英语学习能力不足,从而自卑。一旦这种心理占据了上风,便会严重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这类学生平日里用来学习英语的时间非常少,上课时也经常是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产生了惰性心理,认为英语的学习与自己无关,在课堂上甘愿当配角,任由其他同学和老师互动,而自己始终无动于衷。所以,这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总是表现得非常被动,完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这对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师存在的不足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毫无疑问对英语教学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英语教学是双向运动,英语教学质量不高除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的影响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教师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诸多学校的英语师资力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英语教师的招聘大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这无疑为英语教学注入了不竭动力。但另一方面,新教师的大量引进也导致学校的英语师资存在年轻化趋势,许多英语教师在大学期间多是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对现场授课技能的培训存在缺陷,所以,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依靠自己慢慢探索适合自已发展和学生接受的授课技能,而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师成功实现转型过程中,教学质量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很难做到在短时间内对新教材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这就导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也显得力不从心,从而给教学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不高是受学生和

  教师双重影响造成的,而要提高教学质量自然也必须从这两方面下手。

  三、改进措施就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存在不良学习心理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学校、家庭的长期努力。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理所应当承担起教育好学生的重大的责任,这就要求学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稳抓学生的基础学习,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给以辅导,以避免学生问题的堆积和心理问题的形成。而学生父母也应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及时向老师反映问题并积极配合老师解决。当然,作为学生本人,学习遇到困难时更要积极主动地找出原因,适时请老师帮助解决,而不应一味采取躲避等消极措施。对于教师,则要将工作重心放在英语教学上,通过接受培训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调节好自身的教学倦怠。参考文献:[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d].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篇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

  

  制约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原因及对策分析

  近几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尽管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和原因,需要客观分析,全面认识,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制约学校的更好发展。

  2、农村教师待遇落实不好,致使教师不安心工作,想调动、跑调动的教师多,教师队伍不稳定。

  3、初中专任教师队伍质量不高.存在专业不对口,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不相符,小学教育专业教中学专业课,非英语专科教师教英语,薄弱学科教师紧缺。学校学科教师配备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学科教学和学校质量的稳步提高,致使部分学生放弃学业,影响了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4、师编制不够,致使教师工作量太大,影响了工作质量。

  5、独生子女多,学生教育方面的工作难度加大.6、其它部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7、学校教师队伍和教研工作需要不断加强。

  8、学校教研工作还不能很好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

  9、家长忙于挣钱,淡化学生管理,部分家长小农意识强,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很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子女疏于管理,致使学校问题学生多,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10、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较大,综合治理工作还需加强.个别学生长期沉溺于网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并养成了不良的习惯,诱发了学生违规违纪事件的出现.个别餐厅为了营利,让学生在其店内娱乐、抽烟喝酒,对学校的管理带来了难度。

  11、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还需要加强。

  我校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思想波动大,遵纪守法意识差,虽然学校就此专门组织了多次法制教育讲座,学生行为习惯方面表现不够好,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和原因,学校拟将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

  1、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2、建立长效的教研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的指导,对制约学科成绩提高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专

  题研究,对教研上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

  3、立足本校着力培养英语等学科的青年教师,使他们过业务关、教学关,首先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逐渐成长为把关教师.此项工作由学校教导处主要负责,把督促和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4、做好家长学校的建立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家校联系,鼓励教师主动做好家访工作,定期不定期召开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家长会,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使家长积极主动的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形成家校互助,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5、注意做好学校与驻镇司法机关的联系工作,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对网吧等场所要依法做出明确要求,加大监管力度,力争使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6、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加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要使法制教育工作经常化、系列化.同时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还要开展好多种形式的教育,把学生的理想教育、做人教育工作,做细致、做扎实,真正落到实处。

  7、希望有关部门,关注农村教育,重视解决农村教育发

  展中的有关问题,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分析清楚了制约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原因是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和加强学校管理的前提,采取以上对策致力加强解决存在的问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

篇三: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

  

  一、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得意义

  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得提高,对个人来说,将为她终身得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得基础;对学校来说,有利于学校得控辍保学;对国家、对民族来说,意义更加深远。在我国,义务教育承担着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得重任,由于农村地广人多,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得教学质量,将使众多得人口变成巨大得人力资源。因此,没有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得提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国民素质得提高,只有农村得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整个国家得国民素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得科教兴国战略。无论从个人得成长,还就是从解决“三农"问题得角度,甚至就是从富国强民得高度来说,提高农村中小学得教学质量迟不容缓。

  二、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得现状

  三、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得因素

  1、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领导没有正确处理好“两基”工作与教育教学得关系。近年来,由于我县属于“两基”工作得验收县,所以许多学校领导“重硬件,轻软件”,重“控辍保学,轻教学质量”得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学校“以研促教”成为空话。首先,学校领导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得次数极少.根据笔者多年得了解,多数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得次数极少,缺乏教学调研。其次,教研组没有明确得教研课题,教研活动单一,无非就就是组织教师听几节课,有得甚至连听评课记录也没有。

  ?第三、教师上课形式单一,多数老师任然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照本宣科,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滋生,辍学转学情况严重。

  2?、家庭因素

  ?第一、多数家长意识不高,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孩子就就是学校得事,在家不督促孩子温习功课,对孩子得学习成绩漠不关心,觉得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会计算简单得加减乘除,将来能打工挣几个钱就行。

  第二、许多家庭得不正当娱乐,或非法经营,比如在家开麻将管等,严重影响孩子得正常学习。

  ?第三、家庭得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动辄吆喝打骂,言行粗暴,造成孩子逆返心重,对学习不感性趣。

  3?、社会因素

  ?第一、读书就业难就是主要原因.家长与学生对学习得真正意义缺乏认识,读书就就是为了分配工作得思想在家长与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本来升入高等院校就不就是一件容易得事,即使考入高等院校国家也不一定分配工作,许多家长与学生一时适应不了社会得用人改革制度,所以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第二、社会风气得影响就是重要原因。如影视与网络得影响,对青少年得健康成长毒害至深,青少年正处身心发育阶段,然而,特别就是港台得功夫片、言情片盛行,使青少年儿童盲目效仿,小小年纪就开始谈情说爱,或者打架斗殴。另外,网络更就是毒害青少年儿童得罪魁祸首,许多孩子由于迷恋网络,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对学习完全置之不理。

  ?第三、拉关系,走后门得歪风邪气较严重,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许多教师一心只想在县城等条件较优越得地方工作,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只需凭借某些领导给基层得学校领导打个招呼就可以借调走人,而不需要行文调动,致使基层学校领导工作不好开展,缺编后只好请代课教师充数,试想,在着种情况下,学校得教学质量怎能提高呢?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得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农村中小学得教学质量.

  ?第一、学

  校应加强教学常规工作得管理。工厂靠管理出效率,军队靠管理出战斗力,政府靠管理出效能,那么,学校就靠管理出成绩,向管理要质量.首先就应该抓好学校得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着重抓好备、教、辅、研、考几大方面得工作,重实效,防止走过场。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要兼课,至少任一们主科,要经常听老师得课,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得问题,消除教学中得不良现象。教研组要在教务处得领导下开展内容丰富得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要营造与谐得教研氛围,提倡只评而不比,这样有利于教师评课时以一颗真诚得心,指出她人得不足,虚心吸收她人得优点。各个教研组要有自己得研究课题,不追求教研课题得高深,但求解决教学中得实际问题。我们相信,教学质量提高了,就不愁留不住学生,“空辍保学"得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第二、许多家长不关心孩子得学习成绩,很重要得一个原因就就是我们教师缺乏与家长得沟通,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不开一次家长会,然而许多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又不高,难怪她们对孩子得学业重视不够。所以,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好家长会,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起共商教育良策得桥梁,并且要办好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教育孩子得良方。

  第三、首先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明白教育得真正意义。进入高等院校,不就是孩子读书得唯一目标,而真正意义得教育就是使孩子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现在读书得目得就是为将来得终生学习与生活打基础,成为社会有用得人。其次,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应协同教育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得治理,整顿市场秩序,营造文明、与谐得社会环境,为我们得下一辈人着想,为国家得发展大计着想。再次,政府部门与上级有关部门要为教育部门着想,除特殊情况外不凭关系轻易调动教师,教师得调动要通过编制委员会核编,教育人事部门行文调动,要保证教师队伍得相对稳定。

  ?五、结束语

  ?“教育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愿学校、家庭、社会与广大教育同仁共同携手,为我们子孙后代与民族得兴盛、为国家得繁荣富强添砖加瓦。总之,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时代得要求,也就是各校自身发展得要求,需要各方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在当前党得十七大提出得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农村中小学一定会认真实践,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得因素一定会尽快地得到解决,农村中小学得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全面提升。众所周知,教学质量就是一所学校得生命线。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得转轨,教育教学得到了空前得发展。但一些边远农村,教育教学得发展仍然很缓慢,就像“老牛拉破车"一样,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得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环境得影响

  二、家庭影响

  三、学校教育得影响

  1、校点多、生源广,影响教学质量得提高.

  2、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吸引学生,课堂上照本宣科与社会实际格格不入。

  3、教学形式单调,学习时间过长引起学生反感;教师衡量学生以考试成绩作标准,造成大多数学生抬不起头,丧失学习信心。

  针对以上存在得诸多因素,应该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整治社会不正之风,杜绝赌博现象.

  (二)引导人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反对与转变“一切向钱瞧”得拜金主义思想,树立良好得社会风尚,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最佳学龄阶段在学校安心地接受文化知识教育。

  (三)改变家长观念陈旧,思想意识不到位得现状,成立家长夜校,提高家长文化素质,唤醒家长对子女得教育意识.父母就是子女得第一位也就是最好得老师。每个人自从呀呀学语开始,父母得言行举止就深深烙入孩子得心灵,孩子得成长过程都离不开父母得教诲.但一些边远农村得许多家长因自身文化素质低或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良嗜好,不懂得或无暇顾及子女得教育,对子女得成长听天由命,放任自由,导致学生在家里或社会上养成了诸多陋习。只有唤醒家长对子女得意识,明白自身得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关心子女得成长历程,营造一个良好得家庭教育环境。

  (四)学校要走集中办学之路,把邻近校点撤并到村完小上来,整合教师得人力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努力提高教师得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学生成功得机会,鼓励她们得学习信心,激发她们得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得方法;抓住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实施分层教学,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创设情景,让全体学生更多地参加活动;注意教与学得多向交流,及时反馈、矫正;实行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成功心理;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边远农村小学教育,要立足于校内,着眼于家庭与社会,力求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得三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1.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备课就是否充分,备课不仅仅就是写写教案就完事大吉了,还要备学生。不同程度得学生,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成就感,才会吸引她得注意力.?2、组织课堂得能力。——教师上课不能只管讲,要多观察学生就是否接受、就是否精力集中、就是否还有疑问。3?、讲课就是废话太多。讲课时可以举一反三,但不就是只举而忽略了主题.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得因素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已在自己这个特殊而平凡得岗位上工作了五年.在这五年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汗水也有收获,有辛酸也有欢笑。然而,在这五年中,让我感触最深得还就是令人堪忧得小学教学质量.历年小考成绩得不理想,直接反映出小学教学质量得现状,而小学教学质量如何,又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得学习。这正如修建楼房一般,小学好比就是在打地基,如果地基都建得不牢固,那么以后无论房子修得有多高、多漂亮,也有可能在一瞬间垮塌。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小学教学得重要性。现结合自身实际,试谈一下制约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得几点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就是教学活动得主导者,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得角色.教师工作得好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得好坏。教师就是一项光荣得职业,然而,在社会经济大潮得冲击下,部分教师没能很好地抵挡住外界得物质诱惑,相互攀比、贪图享乐、崇尚金钱等思想开始在这些教师中间蔓延。然而,微薄得薪水难以维持奢侈得生活,于就是,想方设法地挣钱便成为这类教师最终得目标。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诸如教

  师从事第二职业,为学生进行有偿补课等事件,并且还呈现出愈演愈烈得趋势.这类教师将自己得全部身心投入到挣钱得行业中,试问又有多少精力能够放在自己得本职工作、自己得学生身上?这类教师得腰包鼓起了,而学生得成绩却垮下去了.另外,部分教师虽未从事第二职业,但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抱着一种得过且过得态度,这就注定了这一类教师不会在工作中作出多大得努力,那又怎会有学生学习成绩得提高呢?对于这些教师,首先应对她们进行思想上得教育,让她们正确认识教师这一职业,树立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她们作为教师得成就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其次,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加强管理,严格制止教师从事第二职业,、进行有偿补课等不正当行为,对顶风违纪得教师进行严肃处理,也对那些跃跃欲试得教师敲响警钟。而对于那些不积极工作得教师,则应制定相应得措施,彻底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得”现状,增强教师得紧迫感,让她们有所压力,更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从而更好地干好自己得教学工作。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就是孩子成长中一个不可或缺得重要环节,家庭教育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得成长。良好得家庭教育,就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得助推剂;而不健康得家庭教育,则会阻碍孩子得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得一个重要补充,其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农村,很多家长由于各方面得因素,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让孩子接受教育得观念也较为淡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自己孩子读几年级不知道、孩子得教师就是谁不知道等现象.更有甚者干脆将孩子留在家中干活而不让孩子去学校上学,而当教师家访问及学生未到校原因时,家长得回答往往就是“家中得活太忙了,让她帮帮忙"、“反正学习也不好,耽误几天也没什么”、“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又不就是读来做官”等诸如此类得话。从这些家长得回答中,我们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们对子女接受教育就是何等得不重视,更不要指望她们会如何配合学校、教师得工作,将学生教育成材。对于这样得家长,我们不该责备,因为这样不仅一点好处没有,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耐心、细致地向她们讲解让孩子接受教育得重要性,结合发生在她们周围得、她们熟悉得事例,让她们亲身体会读书得重要性以及不读书得坏处,争取她们得配合,让她们督促孩子学习,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孩子更轻松地学习,取得较好得学习成绩。

  三、社会环境因素。

  小学生都就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对新事物有强烈得好奇感并急于尝试,这就是由小学生得年龄特点所决定得。然而,社会上很多不法商人正就是瞧中了小学生得这一特点,在学校周围大肆兴建网吧、游戏厅等,并明目张胆地诱惑年幼无知得孩子们进入这些场所,甚至让孩子们在里面过夜,以此牟取高额利润。这样一来,这些不法商人得得钱袋子就是鼓了,但我们得学生却一步步地陷入网吧、游戏厅而无法自拔,即使被迫回到学校,她们满脑子想得也还就是“刺激”电脑游戏,根本无法将精力再放到学习上,也根本无法再继续学下去。那些不乏得商人,为了自己得利益,让原本好学得孩子变得对学习毫无兴趣,毁了孩子得一生,这就是一种多么可耻得行径啊,而对于孩子、对于家长、对于社会、对于国家,这又就是一种多大得损失啊!对于这类情况,相关部门虽早已明文规定网吧等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但不法商人们却为了利益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继续干着危害小学生身心健康

  得不法勾当.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坚决依法取缔这些违法经营得网吧、游戏厅,对违法得网吧、游戏厅从严处罚,坚决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还学生一个良好得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良好得氛围中健康地学习,取得好得学习成绩。

  四、学生因素.

  现在得学生,在家里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得娇生惯养得生活,在生活上缺乏独立性,更没有独自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得勇气与能力.而她们得这种性格特点一旦转移到学习上,就将极大地限制她们在学习上得发展,她们会因惧怕困难而逃避学习,从而导致厌学现象得出现。针对这仪情况,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得独立能力,比如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学做饭、学洗衣等,增强学生得独立能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得性格特点,让她们敢于面对生活与学习中得困难,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更大得进步。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得重任,因此,我们应积极找出制约教育得不良因素并努力消除这些因素,为培养出高素质得下一代而贡献自己得全部力量。

篇四: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

  

  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第一篇: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调查

  学校教育,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学校教育质量确实令人堪忧,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学校管理人员,对教育现状感受颇多,就目前影响学校教育质量问题的因素我做了一些调查,现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1、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占很大比例的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在我校150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占64%。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亲情,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造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的形成,如有的乱买吃的,有的迷恋网络,有的逃学旷课等,造成了一些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影响越来越大。

  2、生源问题

  由于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之县城城区学校与乡、镇、办等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就急于将孩子转入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就读。这就造成了一批优秀学生的外流。我学区每年至少10至20名优秀学生转入实小,另外,由于学校考虑“人头经费”问题,在接受转学、插班学生方面是敞着大门,也严重影响了生源质量。

  3、家庭教育的配合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赚钱的脚步走得更快了,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他们对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这就造成孩子懒散习气的形成。有的家长对孩子也缺少耐心,动辄打骂,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了。因此说,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已成为我们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绊脚石了。

  4、教师的整体素质问题(1)教师待遇不高

  教师普遍认为待遇过低,与公务员相差较大,甚至城区学校也有明显差异。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些教师出现敬业精神谈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师生关系庸俗化等不良倾向。

  (2)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不强

  知识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一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思维不上形势,这样都有妨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目前教师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有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吸收不够,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意识没有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真正地提高。

  5、教育科研意识不强

  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普遍存在以下片面认识:一是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在许多教师的眼中,教育科研非常神秘,非常深奥,只有那些专门从事教育研究高级专家才能搞出成绩,而自己的理论知识薄弱,水平低,方法生疏,接触面窄,缺乏研究的能力,不知从何入手。二是教育科研与己无关。不少教师认为,教是自己份内的事,不干不行,研是专门教研机构和专家的事,可干可不干。似乎教师的惟一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搞科研与己不相干。加上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压力大,工作忙,无暇顾及搞科研。三是教育科研恐惧症。许多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从而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得。四是教育科研急功近利。不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搞课题只是为了在等级示范学校评估中捞取份额,一些人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是发表几篇文章,获取名利。应该说,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是束缚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及实践

  1、切实关心留守儿童

  针以留守儿童的特点,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家园式的学校,让学生吃得饱、睡得香、玩得好、学得实,要让学生感受到每位老师都像父母一样关心他们。

  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效合作

  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培训或定期向家长赠送一些教育材料,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认识或提供方法上了帮助。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互通信息,以共同教育好孩子。还应设立家长接待日,听取家长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及时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每一们教师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通过创立相关的制度,鼓励教师参与进修培训,使他们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形成终生学习、自觉提高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支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新型教师队伍。

  4、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

  把“科研兴校”定为治校方略,并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在现有科研的基础上,努力加强课题和管理与研究工作,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积极创建“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篇: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谭玉清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元化的,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基础、学校管理等,就教育教学本身而言,又是一门艺术,教学离不开教育,教育应服务于教学,为此,单独谈教学,就犹如“人才”中失去了“人”,一个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的教师,只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如果这样,教师“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是马家爵式的“人物”,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是相抵触的。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教育管理应着重于教学管理。

  首先,教育是解决“人”的问题,而教学是解决“才”的问题。成了“人”,又何愁不成“才”;反之,成了“才”却失去了“人”,这样的“才”会有危险。

  其次,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只有发自内心地要把这件事做好,才可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否则只能是交差了事。我们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然如此,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乐教”,其次才是如何教;学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乐学”,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才是怎

  样学。因之,学校管理的重心问题应是解决:“要我教”为“我要教”、“要我学”为“我要学”,学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觉地、自愿地、发自内心地工作和学习。

  就教学管理单方面而言,在基于上述基础之上,一是加大对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二是采用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抓好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三是加强教师教学研究的力度,成立各年级各科备课组,集体研究教材、教法、教纲、考纲、学法指导,培养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四是加大奖惩力度,鼓励一部分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成为学校学科带头人,从而带动全校教师的发展;五是开展各种竞赛辅导、知识讲座及课外活动,实行奖学金制,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分级分科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奋斗目标,并随机检查学生完成计划情况;七是在学生中开展以点带面以面带点的互帮互学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学法活起来;八是领导、教师、学生间充分发挥一个面、一条线及一个点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学校管一个面、分管领导抓一条线、教师教学抓一个点,形成齐抓共管,上下一条心的管理格局,最终真正把学校管理、教师教学落实在学生学习这个点上,通过此种人盯人的管理方式来发展优生、带动中等生、转化差生。

  在教学系统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虽然有各自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发生作用。要使各因素之间形成最佳结合,发挥最佳效果,就离不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管理水平高,管理手段、方法先进,规章制度健全,组织严密,人和物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管理水平低,人和物不但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甚至会产生负作用。因此,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全方位监控,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留守农民素质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留守农民素质: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

  山西行政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一、引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守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人、农业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的整体面貌以及明天的发展。为全面了解留守农民素质状况,深入查找在提升广大留守农民素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积极寻求有效对策,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留守农民素质提升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和决策参考,课题组于2010年6月起,分赴山西省的县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山西省农村年满16周岁至65周岁的常年留守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主要是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城郊地区)、晋中市太谷县(平川农业地区)、临汾市乡宁县(工矿地区)、吕梁市方山县(贫困山区)的8个农村调查点的留守农民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最终回收问卷375份,回收率为9375%。经过审核和筛选有效问卷334份,有效率为8907%。此次调查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留守农民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收入等;第二部分是留守农民的基本素质,包括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政策和法律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第三部分是影响留守农民素质提升的因素,包括思想观念因素、经济收入因素、教育培训因素、文化信息设施因素等。第四部分是提高留守农民素质的对策。

  除了问卷调查外,课题组还对县(区)、乡(镇)主抓农民教育的干部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还组织了不同类型留守农民的小组访谈。此外,还走访了省农业

  厅和相关县的政府、农业局、扶贫办等单位,召开了三次有县(区)、乡(镇)涉农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二、留守农民素质的基本状况

  调查的总体结论是留守农民的文化、科技、经营管理、政策法制素质以及思想素质有所提升,但进展缓慢,整体素质低下。

  (一)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表1山西334位留守农民受教育程度情况(略)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农民中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为主,占84.73%;大专及以上仅占0.60%,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比较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二)科技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农业的多种经营、特别是农村专业化生产经营种类的增加,留守农民的科技素质不断提升,但留守农民科技素质仍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为了了解留守农民的科技素质状况,我们选取了“留守农民对植物疫病的了解程度”和“留守农民对化肥、农药科学使用情况”的调查。表2334位留守农民对植物疫病的了解程度(略)

  表3334位留守农民对化肥、农药科学使用情况(略)

  调查结果显示,334位留守农民对植物疫病“不太知道”和“一点也不了解”的比例高达71.56%;对化肥、农药科学使用“不太注意,凭经验”和“一点也不了解”的比例高达74.25%。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留守农民科技素质处于

  较为缺乏的状态,也反映了仍然有相当比重的留守农民对科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经营管理素质差

  关于经营管理素质,我们从三个方面做了调查:“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情况、“销售产品的市场信息来源”情况、“参加专业协会、合作组织”情况。表4334位留守农民“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情况(略)

  表4中列出了334位留守农民“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情况的调查结果。在我们所调查的334个留守农民样本中,仅有1707%的留守农民表示能够“及时地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这充分表明,目前留守农民的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不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以及把握市场动态。表5334位留守农民“销售产品的市场信息来源”情况(略)

  从销售产品的市场信息来源看,所有样本留守农民在销售产品时,有5240%的市场信息来源主要是上门收购人员,说明留守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有限,经营管理意识不强,也说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有限。

  表6334位留守农民“参加专业协会、合作组织”情况(略)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小规模农户连接大市场的有效载体。从参加专业协会、合作组织情况看,调查对象334人中仅有17人参加了专业协会、合作组织,占509%。调查表明,留守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主要通过传统渠道获取农产品供需信息及法规信息,留守农民经营管理素质有待提高。

  (四)政策、法制观念淡薄

  表7334位留守农民对农村政策的了解程度(略)

  从表7的调查统计数据发现,留守农民对“新农村政策”“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仅占23.65%,对中央“一号文件”“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仅占19.76%,留守农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低。在访问与座谈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只知道是“一个好政策”,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有什么内容、如何建设、建设成什么样子,特别是要求留守农民自身如何参与、配合和努力,他们一片茫然;对“一号文件”的了解仅止于农业税费减免和粮食补贴,对留守农民如何增收、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方法措施则不甚了解。经过20年的普法教育,留守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离法制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留守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淡薄。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当前留守农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当您的正当权益遭受侵犯时,您将怎么办?”,调查结果显示,仅仅有8.53%的选择“诉诸法律解决”,66.17%的选择“私了”,10.03%的选择“忍着”,另有15.27%的选择“打架、报复等方式”。上述情况表明,大部分被访者对法律还显得比较陌生,留守农民多以基于熟人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富于情感的乡风民俗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目前留守农民法制意识、法制素质较为缺乏。

  表8334位留守农民对“当您的正当权益遭受侵犯时,您将怎么

  办?”回答情况(略)

  (五)思想道德素质落后

  首先是开拓创新精神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留守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靠政府的投入,选择靠留守农民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寥寥无几。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表9334位留守农民对“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依靠什么”回答情况(略)其次是封建迷信思想在留守农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留守农民中仍比较浓厚。不少留守农民相信天命,相信迷信,导致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留守农民存在迷信倾向,有近50%的人相信世界上有鬼神存在。加上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社会现象留守农民还无法正确认识,致使留守农民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只能求助“神灵”等虚无的东西。

  转自:《中国改革论坛》

  第四篇: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狠抓实干,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共识,追求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工作的主旨和主线,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就结合我校实际谈一谈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一、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第一要务。学校应着力于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支师德优秀,业务过硬,特色突出的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坚持“请进来、走

  出去”,开阔眼界,转变教学观念。学校每年定期和成都川大附小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两校教师同台上课、共同研讨。同时每年派大量老师参加省、地、市听课和培训,最大限度地给老师们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同时学校各教研组还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时间为半天),由教研组组织教师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看课堂实录,由骨干教师进行教材培训、课标解读等等。扎实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理论水平。

  2、扎实开展“六课”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每学期,我们扎实开展“六课”活动、“六课”活动指“校内研究课”、“青年教师竞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下乡交流课”、“新到教师见面课”、“推门随堂课”,“六课”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各种层次、各种年龄的教师都能得到锻炼。同时将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一课一评,听、评落实,有效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健全完善“导师”制度,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度既“师徒一帮一结对活动”,该活动由教科室牵头,在校内开展优秀教师和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活动,要求师傅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听课后认真进行指导,徒弟听取意见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徒弟每周要听优秀教师2节课以上,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为确保听课的认真实施,将每位老师的每周听课时间固定下来,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处进行检查,如发现没有按时听课,一律作旷课处理。

  二、科学管理课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第一,功夫在课前。课前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组要集体讨论,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着力在课内。要求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不规

  定必须按某一种教学模式,可以怎么有效怎么上。但有几点原则必须遵守:(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为了随时了解教师课堂,学校领导坚持随堂听课,校级领导每周至少听两节,听课后立即检查教师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第三,补在课后。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个辅一定要落实、到位、有效。任课教师必须对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教师要精选作业题,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把学生从繁杂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让孩子有更多自己支配的读书、玩耍的时间。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检查,随堂听课外,每学期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调查。包括: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总结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这一调查活动,有利于全面了解“教”和“学”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有利于培养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强化学生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成为“真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的一切行为都要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进行。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

  “学习力”的不断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能

  力提高了,学习习惯好了,学习自然事半功倍,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一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不能让学生成为“自然之物,教育之奴”,要赋予学生学习的生命意义。

  二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高品位的学习价值观,使学生清楚认识到为什么而学,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让学生想学习。

  三要让学生坚持学习。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毅力,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能持续学习。

  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中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五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写字习惯的培养、计算能力的培养、读书习惯的培养等等。

  四、打造校园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环境育人”是一句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良好的校园氛围、优雅的环境、舒适整洁的校园,能始终给人一种暗示,让每位教师、学生感到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学习效果自然就好。我们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建设,不仅使校园自然环境更加秀丽,而且把学校的育人理念、人文关怀渗透到校园整体环境中,构建了人文的生态校园,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品位,使学校师生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我们以“诗书立业,孝悌做人”作为学校的灵魂,以蓝天、白云、绿地为构想,融入学校孝道教育理念,做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在楼梯拐角、走廊各处及各班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名人字画、二十四孝图、诗词歌赋等,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儿;在操场四周的布置了艺术墙,上面均是学生精心绘制的作品;办公室、教室、校园

  摆放花草??校园文化建设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学生潜心读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要采取激励手段把学校教师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使大家充满自豪感、成就感和追求欲。只有让教师对工作充满了激情,课堂才能时时精彩飞扬,课堂活了,学生的成绩才能不断得到提高。为了激励老师的积极性,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学校教学工作:

  一是大力宣传教师的典型事迹。学校通过会议、广播、板报等方式大力宣传教师的典型事迹,及时充分肯定学校教师的优点与成功点。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每年的教师评优制、择优外派学习制、定期理论学习制、教师上课评比制、和“五个一”考核制(30岁以下教师至少承担一个教育科研课题,每学期上一节优质课,写一篇优质论文、交一篇优质评课稿,写一篇教学反思)等,充分调动教师们参与学习、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三是表彰奖励教师。学校坚持每年对业绩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将教师的教学质量纳入目标考核中,直接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对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以及取得优异成绩的六年级全体教师,将给与外出考察学习的奖励。

  几点思考:

  1、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本应承担着“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这样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在目前“分数论英雄”、“一考定终生”的模式影响下,如果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小学教育如果太过“功利性”,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来如何发展。小学阶段就已经被题海战术弄的疲惫不堪,如何读完初中、高中??如何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需求。所以,我们在思考,能否对小学学段的教学质量的评估做出一个调整,不仅仅以考卷分数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唯一砝码。比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估;(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能力测试进行一个综合考核,各占比列。学生的能力测试可包括:学生的朗读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作图能力等)。

  2、对教师的考核可否多样化,除了看教师学生分数的高低,能否加入一些其他的量化指标,如:班级学生的上升幅度、家长学生的满意度等等。我们可以

  更多的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些方面去进行量化和比较。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刘金兰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而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在新教改的今天,教学质量应体现在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否提高,学生的良好行为是否养成,学生的各种特长是否得到充分发展。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就应该不断加强学校管理,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使新课程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下面谈谈我校的做法。

  一、提高教师的认识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认识,让他们明确新时代教师所负有的使命。为此,我特别重视加强教师的思想建设。让他们确立“四个意识”。即:

  1、质量意识:认识质量是生命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2、集体意识:学会合作,发挥群体优势;

  3、忧患意识:不苟安现状,力求在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中提高和发展;

  4、教育改革意识:大力推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紧紧围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进行课堂改革。切实转变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教法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效的统一。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我们成立了“课堂会诊”听课小组,分阶段在每学期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推门听课”活动,进一步了解真实的课堂,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对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以便今后扬长避短,督促帮助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促使老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根据《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给上课老师打等级分,倾听上课老师的个人反思,当天与上课老师进行交流。通过检查结果,研究改进方案,实施整改措施,维护督导评估的严肃性和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将不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警戒线,确保各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切实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切实抓好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估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校致力于学科教研组建设,加强常规过程管理,从“备课、听课、作业、调研、公开课”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估,每次考核要有记录、有分析、有措施,有的放矢,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努力形成公正、公开、高效的考核机制,建立教师档案袋,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发展;教研组长

  要严把备课关和撰写教案关,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合作备课,做到进度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导处要加强对教研组

  活动的指导和评价,学期末要开展优秀教研组的评比。

  四、思考与展望

  1、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

  2、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

  3、整合校内教研资源:

  建立校内资源库,有效利用校外的信息资源库,为教师的研究提供条件保障;建立研究情报网络,保障教师随时可以找到水平。(尤其是3-5年教龄的年轻教师,同时中老教师多上示范课)

  可以互动的同伴及可供支持的专家。

  4、每月将举行学术沙龙一次。交流教学中的得失,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6、做好校本教研的资料的记录、整理与保存和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教学案

  例、教学反思日记、教学软件设计、教学经验总结、课堂教学评价记录、教研活动档案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开发校本资源,使教研活动从学校的实际情况

  出发,聚焦课堂教学,引领教师由单纯的课程执行者成长为课程的研究者

  和开发者,使教研工作真正深入教学一线,使教师走上研究之路,为课改

  服务,使城北小学长盛不衰。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以提高教师的认识为主帅,以提高教

  师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先锋,以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利器。只

  有这样,才能使全体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教师,也才能完成完成新时

  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5、加大个人的实践反思着手来引发学校全体教师素养的整体提升。

  7、建立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评课制度。

篇五: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

  

  影响学校质量的主要因素与应对策略涟源市第九中学

  邓海华

  【前言】涟源市第九中学原名石马山中学,始建于1955年,五十余年发展历史,却没有积聚起厚实底蕴;五十余载风雨沧桑,却没有创造过辉煌业绩。教学质量总在低位徘徊,家长信任度不高,社会反响一般。影响本校质量提升有诸多因素:⑴历史性因素——因为多年前学校教学质量低迷,在中专生统招统分的年代,一批批想“跳出农门”的优秀学子流入城区学校,使原本就薄弱的学校沦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⑵区位性因素——因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不便,优秀生源流失严重;⑶政策性因素——“推行素质教育”这一响亮的口号下实施的仍然是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评价时只看结果,不看始态,不看过程。不管你学生的起始基础怎么差,就是要你和那些条件优越、生源质量好的学校去对比。比得学校力不从心,比得教师精疲力倦,比得学生失去自信。⑷主观性因素——管理松散→教师工作积极性差→教学质量上不去→学生流失→教师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下降!

  【内容摘要】文章以本校教学质量问题为切入点,深层剖析了影响学校质量提升的主观性因素——学校管理工作上存在的弊端,系统提出了解决学校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途径,旨在找到切实可行的“质量兴校”措施,以使学校走上“又好又快”、“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关

  键

  词】教学质量

  主观性因素

  问题

  原则

  策略

  2009年9月,我校升级更名为涟源市第九中学。新的起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我校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我校的“不信任”正在转为“拭目以待”;我校的发展正面临着极佳的黄金时期。我们必须切实反思整改我们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加大管理力度,向管理要质量,以服务促发展,以构建“和谐、向上、求实、远志”的学校为奋斗目标,全心全意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负重拼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㈠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工作思路,缺乏质量意识,仅以维持代替管理,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只求学校相安无事,不求提高学校品位,得过且过,失去质量目标和竞争意识,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信心不足,教学常规全程管理的力度不够,平时检查注重教师常规资料是否详细完整,忽视了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深入了解和监控,不能指导和督促教师为提高教育质量而自觉完成教学常规工作,造成管理上的纰漏。二是习惯于用老套路、老办法来抓工作,而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去思考,而是凭经验、靠惯性思维来工作。有的行政人员看似整天在学校转,却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所出的问题视而不见。三是执行力不够,工作效果不好。有些工作,校长急得死,行政死不急;有些工作的落实,校长是三令五申催促,而个别行政人员却是“大象的屁股,推不动”;有的满足于原则领导和宏观指导,校长怎么说,他就原封不动怎么说,仅仅是传声筒的作用;有的工作全凭主观判断,经常出现曲解和错觉,往往是劲也使了,力也出了,效果却不好;还有的行政是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上班,见问题就推、见困难就躲、见利益就争。

  2、教师层面的问题:一是精神状态不佳。个别教师由于麻木而对反思不敏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存在应付思想。二是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为工作中不知道怎么干出效益,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严重。三是学习能力差。继续教育和勤学业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存在甘居下游、不思进取的思想,知识蜕化、观念保守、素质薄弱,以“抄教案、搬教参、老样子、老方法”来维持现状,致使“不顾学生实际、不讲教学方法、随意传授、强行注入”的课堂教学弊端依然存在。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致使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能力差。

  ㈡问题的成因

  1、办学的茫然性

  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并没有很好地去执行落实。其价值只是供上级检查的一张“护身符”而已。一所没有办学目标的学校犹如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永远停滞不前。办学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学校发展的茫然,也必然导致学校水平的滞后,更重要的是导致学校文化的缺失,即便已有五十多年的建校史,在半个世纪里也只有人来人往,却见不到学校因历史的厚重而更具文化的魅力。在这样学校里学习、工作就得不到文化的滋养、目标的激励,更不用说健康积极人格的砺炼了。

  2、制度的无效性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作为一个集体,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就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有效约束,就要避免仅凭主观意志“管人”的旧习,让制度真正成为起“组织”作用的无形“领导”。然而我们在制定和执行制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病:⑴缺乏公平性,执行制度的往往又是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管理又是制度留下的空白,造成制度执行中的另一个不公平现象。⑵执行制度时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性。热衷于抓“签到”等一些显现的管理,对学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管理制度关注甚少,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性。⑶执行过程的随意性,许多制度长期处于“休眠”的状态,行政管理人员处理事务时往往绕过制度自行一套。“人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的无用论”极大地挫伤了制度遵守者的心。

  3、评价的失衡性

  评价其实是一种价值的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的作用。但我们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存在严重的失衡:(1)评价权掌握在行政领导手里。我们强调每个人都拥有评价的权利,然而实际情况是:真正在评价教师并通过评价教师影响教师利益的只有少数几个行政人员。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充足,或被虚假信息所影响,往往很难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2)评价往往是为了完成利益分配,如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这种以外在名利目标为导向的比较评价方式,对于同一条件下不同资历的老师也是不公平。

  二、解决问题的原则

  要解决这些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端正办学思想。把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为家庭的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发展负责作为学校办学的宗旨。其次,要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要贯彻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管理永远追求的目标。要解决我校影响质量提升的管理弊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㈠

  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要加强理性的思考,处理好现在与将来、规模与效益、和谐与发展的关系。

  ㈡

  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上,特别是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上,要处理

  好物质与精神、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关系。

  ㈢

  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转变单纯重视教学内容、轻视教育过程的现象,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㈣

  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先要务实,才能求真。特别是现行的教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验结果,处理好良好愿望和现实差距的关系。

  ㈤

  在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的培养、考核和奖惩机制同时,要加强过程的管理和人文的关怀,处理好考核与奖惩、评价与激励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营造民主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⑴

  管理层要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学校的管理目标是发挥人、财、物的最大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独立意识被进一步唤醒。作为学校管理最重要的因素——人,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有一个民主的管理平台。农村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管理层自身的改造,改变旧有观念,加强民主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消费者”,不单单包括学生、家长及部分社会人员,还包括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他们属内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内部消费群体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学校对内部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及其和谐的发展是满足外部消费者需求的充分保证。管理者在工作中凡事就要“以人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认识到他们的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工作的意识转化了,学校的发展前景也就更明朗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学校工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学校的管理层要树立起一切管理皆是优化学校各种资源配置、一切的管理皆是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治校兴校的意识。

  ⑵

  管理层要勇于授权,以校为本。

  “所谓授权,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一种管理方法。引进人才是有必要的,可是,如果没有授权,多厉害的人才也只能作壁上观。”(成君忆的《水煮三国》)这一观点对我们学校的管理不无启发:学校教师都是具备一定专业修养的人才,管理者不能一味地攀高,认为人才以引进为好,忽视了学校自身人才的发掘。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本着“以校为本”的原则,本着人尽其才的观点,因材而用;敢于放权,勇于授权,“善于用将”,变领导管理为学校教职工的全员管理,变个人决策为集体决策,从而发挥众人的智慧、张扬“拳头”(合作)的力量。

  ⑶

  管理层要民主理财,以制为本。

  当前教育资金投入还是不足,仍然是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教职员工的待遇状况都不容乐观,也正是这样,学校的资金使用也成了学校管理中的敏感地带。学校如何充分发挥有限的资金,以达到发展教育和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的目标,是当前农村学校管理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一所学校营造民主的环境、树立服务意识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如果“一所学校能进行民主理财,那就没有什么不能民主的了”。民主理财,当然要依靠制度,没有制度的保证,民主理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1.学校财务公开制。学校在包括年度财经预算、决算方案、经费收支报表及预算内外收支中教师所关注的项目上要予以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如有需要还应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做说明,对于来自下层的各类意见建议,管理者应及时给予回复。

  2.处室成本预算制。学校在学期初各科室的工作计划里必需包括处科室“学期教育成本预算”,连同工作计划一并交予校长室审批,由校务委员会通过,各处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严格地执行预算,这一制度使得有效的资金始终在受控之中,保证了处室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3.领导津贴监督制。公开管理者的津贴情况,提高财务的透明度。领导作为管理层,因为角色的不同,所拥有的权限也是不一样的。管理者在民主理财当中,最为关键的是提高财务的透明度,领导接受来自下层的津贴监督,有

  利于廉政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从自身开始为学校的民主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⑷

  管理层要公开政务,以信为本。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学校管理者所具备的,在推行政务时务必要求自身有取信于教师、取信于群众的素养,因此公开政务可以帮助提高管理者的诚信度、进而提高学校的信誉度,同时也是尊重教师知情权的表现,它有利于学校民主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当然这也是管理者服务于教师学生和社会的举措之一,是民主的真诚实践。除上述财务方面的公开之外,管理者还应促成以下两方面内容的公开:一是学校重大决策公开,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教育教学、奖励、福利、评优评先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学校教职工的编制计划、招生计划;学校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标、投标方案等。二是涉及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公开,如教师的奖励福利、教育教学的进修培训、年度的评优评先等等。

  2、革新学校管理形态,合理规划发展远景。

  我们学校的管理形态依然处在教育历史发展的前期,即以“任务”为主的管理,行政人员只注重任务,上级要求做什么学校也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不会利用有利资源来推进学校的建设,这是极被动状态,它已经不适合新时期教育的发展。为此,管理者应该寻求革新的路径,突破原有的管理定势,从而提升管理的水平和管理的质量。

  ⑴

  建立科学务实的战略宏图。学校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综合的战略意图,将远期发展规划转化为长、中、近期发展规划,再及时将近期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并据此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依次制定部门工作计划。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学校战略发展宏图的预设与实践。

  ⑵

  规划过程就是“人和”的过程。要认识到“教职工参与制定办学目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职工思想认识与学校办学目标反复协调、对学校办学目标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教职工就能深刻理解学校办学目标的内涵,并让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办学目标保持一致,自觉地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努力工作。”学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从最初方案的提出到最终方案的形成,要采用座谈、讨论等方式,通过教代会、工会、党支部、团支部、行政会等组织,让全体教职工充分参与,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在制定学校的办学目标过程中,由于教职工充分参与,使教职工对学校现有条件有了充分的了解,既清楚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有利条件,也充分认识到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困难。这样,教师在工作中才能针对学校实际,发挥优势,克服困难,找到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学校发展中的“人和”

  目的。

  3、坚持开展校本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我校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如果说专家们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是一种创新,那么我们教师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课程理论走进课堂,走进教育的“终端”,同样是一种创新,而且更艰巨、更伟大。而学校的管理者在新课程改革中就是一座桥,桥头连着理论、桥尾接着实践,他起着理论的实践化、实践的理论化的作用。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方面,管理者既充当组织者、实践者的角色、又充当着研究者、构建者的角色。由此看来,管理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与教师同成长,但又要比教师担当更多的角色,即作为新课程改革引领者组织者的角色。因此管理者要坚持开展校本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⑴

  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

  构建“实践—反思—渗透性推广”“三步式”的新课程实施策略,引导新课程实施一线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其他教师在一线教师的提高中受益。1定期举办“新课程实施回头看”,引导第一线教师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2引导教师备好“教后案”。

  促使教师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3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利用网络空间,展示教师的文才,也展示教师的教学才艺。

  ⑵

  引导教师在教研中共进。

  开展系列“新课程专题”教研活动,以教师间的互助和教师个人反思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在实践中成长。可以通过“人人上好一节研讨课,人人评好一节课”,落实好研讨课的“备—说—上—评—上”五环节,建立起评课的目的在于推进教师反思,完善执教者以人为本的观念;也可以通过“人人都有专题研究,人人都能开一次讲座”,相互间交流探究,深化教师的专题研究、提高教研组甚至整个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⑶

  引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①专业引领。依靠学科带头人,围绕学校教学中的实际和问题,促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从而重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以帮助教师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管理者可以做的就是组织像学术专题报告、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或专业咨询样的形式,在专业发展上引领教师不断成长。

  ②以赛促悟。以常规性的教学比武来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这也是引领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的一条途径。比如:理论考试,普通话(朗诵),即兴演讲,三笔字和说课(教学实例分析)。举办一些教学比武,在较短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引导教师将理念指导实践活动。

  4、加强制度的管理,提升管理的层次。

  ⑴

  民主决策是制度建立的基础

  制度的形成一定是一个精心设计、民主决策、科学论证的过程;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和法律法规,符合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过去过分强调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功能的做法,摒弃自上而下的制度制定和决策流程,而代之以“以人为本、上下合作、民主协商、反复论证”的积极的、科学的决策过程。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过程,真正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干劲、集中经验、生发智慧的目的。

  ⑵

  要有维护制度尊严的勇气

  制度之所以为制度,是因为有其刚性的一面(如有因制度的不合理,可以及时地作相应的调整或删除),所以在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制度的尊严。其实维护制度的尊严也是公平、公正地执行制度的一种表现。

  ⑶

  要将制度提升到文化的层次

  就是靠长期管理,用制度引导出来好的结果。长期的积淀,使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而制度一旦形成了一种文化,那产生的效益就不是数字能表明的了。用他们的话讲,“要使之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现象,过程是一个长期而痛苦挣扎的过程。就像长跑一样,有一个适应期,可一旦挺过了适应期,那就受益无限了”。

  5、完善评价机制,改善评价氛围。

  ⑴

  评价的目的——专业发展

  评价是学校管理中的一支“指挥棒”。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评价的核心意义一直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然而在我们学校里对教师评价,在鉴定选择功能上往往考虑比较多,忽视了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当前学校要纠正片面的评价机制,明确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效果排队,而是要为老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建立起帮助教师发现其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

  见和建议,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专发展水平。

  ⑵评价的原则——科学与民主

  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要求实、求发展。在学生评价上,学校要理性看待结果。面对学生的意见和不满时,学校不可以简单地以牺牲教师的利益夹讨好学生,也不可以出于维护教师的利益而生硬地拒绝学生的意见。而应该从多方获取信息,包括教师的自评。要对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给教师解释、申诉的机会,不要草率地下结论。同时要促使教师反思学生意见背后的深层次需要,以改进教育教学。领导在评价中,也应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将多方信息进行整合,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这其中还要关注教师的后发展,即要看到教师将来一个时期可能的发展。

  ⑶评价的主体——教师及学生

  ①要把对教师的评价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素质的高低和职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利益。另外,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面最广、接触时间最多,影响最大,学生自然而然成为学校中最直接、最具体了解教师的人。因此,是学校中最有权来评价教师。

  ②教师应成为评价领导的首席。权力的本性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单纯由上级去进行评价和认定学校领导,必然导致学校领导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上级负责上,却鲜有对人民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发展负责。把学校领导的政绩交由教师去评价和认定,由教师担当学校领导政绩的检验者和裁决者,则会引导学校领导将主要精力放在想教师之所想、干学生之所需上。因此,谁真正有权利评价学校,往往影响着领导者的行为,决定着他们为谁负责、为谁服务。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要让教师成为评价领导的首席,让学校因评价机制的改革而迈上民主的新台阶。

  总之,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师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素质提高为根本,实现学校发展特色化、绩效管理科学化、学生发展个性化、人文管理关怀化,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在三年内,建成涟源的名牌学校,以良好的办学效益回报社会,回报领导的信任。

  【作者简介】邓海华

  涟源市第九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推荐访问: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 教育质量 因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