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社区)常职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

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社区)常职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 X县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眼“抓源头、打基础、利长远”现实需要,探索开展村(社区)常职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落实规范建档、集中归档、有效用档,激励村(社区)常职干部努力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落实规范建档。

针对村(社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实施主体不明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系统谋划细化举措。“靶向发力”压实责任。借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发村(社区)常职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县委组织部指导、乡镇党委负责、职能部门配合机制,推动层层抓、抓落地。“突出重点”强化保障。紧盯“一人一档”要求,从县管党费中拨付专款用于统一印制《村(社区)干部履历表》《个人自传》,购买标准化档案盒2000余个,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严格标准”规范内容。突出全面客观、准确详实、整体延伸,明确档案目录、履历表“一目录一表”工作规范,将“三龄两历一身份”等列入“必入档材料”,确保历史问题能说清、现实表现有证明、工作实绩有考评、个人信息有认定。

二、落实集中归档。

针对村(社区)干部档案资料缺失严重、部分资料来源零散等问题,严格流程有序推进。村级收集求细。由村(社区)常职干部本人如实、规范填写本人履历表和自传,并提供学历、表彰奖励等相关档案基础材料;
村(社区)党组织负责初核把关,退回材料300余份。镇级归档求真。按照属地原则,由乡镇党委对档案材料进行审核,鉴别履历类、考核鉴定类、违规违纪违法处理处分类等“十大类别”材料内容是否真实、是否规范、是否完备,逐份编写档案目录,签章归档。县级督导求实。县委组织部对33个乡镇归档人员进行整档组卷业务培训,并依托基层党建专项督导开展联合检查2次,督促乡镇党委落实场地封闭式开展整理建档工作。目前,全县已完成村(社区)常职干部规范建档2129人(卷)。

三、落实有效用档。

针对村(社区)干部来源结构参差不齐、调整变动频繁等问题,切实发挥档案功能。人事任用查档案。把查阅档案作为人选提名考察、问题线索核查等的前置程序,2名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21名村(社区)常职干部当选省市县“两代表一委员”,17名村(社区)常职干部获县“两优一先”表彰,3名村(社区)常职干部定向招录为事业单位人员。监督管理核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使用效能,将成果运用到村干部的管理、监督、奖惩等方面,对7名不合格、不胜任、满意度较低的村 常职干部进行调整,XXX等18名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分别获评省市县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政策兑现用档案。全面体现凭证价值,特别是把档案原始记录作为落实村(社区)常职干部待遇、兑现离任村(社区)常职干部定额补助、办理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主要依据,进一步推动形成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人事档案 规范化建设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