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职业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未来的人才须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创新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也对我们职业教育特别是专业课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电子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人类不会飞翔,但设计出了飞机、火箭,实现了飞天的梦想;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许多动物,但制造出的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人类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来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只有创新,才能使人在原有基础上突破自我,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创新教育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为了使学生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应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发展创新个性。

1.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操作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强化教学内容的可研究性,注重充实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要改变现有教材中对知识点陈述性排列结构为小课题探索研究性矩阵结构,强化知识点的建立过程的教学,将平铺直叙、权威定论式描述方法改变为论证求解、层层剥笋、引人入胜的问题研讨方法。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发现问题并加以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上来,变学生被动接受教材权威论断性知识点的继承性学习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现象、总结规律的开拓性学习。

例如在“分压式偏置电路对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时,我没有直接给学生介绍陈述性的知识答案,而是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找两个β值不同的三极管,分别接入同一个分压式偏置电路,然后测试静态工作点,让学生进行比较两组数据的异同,从中发现:ICQ和VCEQ基本没有变化,而β值大的电路IBQ小,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当IC增大时电阻RE中的电流也随之增大,使得RE两端的电压增大,这样VBE就变小了,从而IBQ也小了。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对分压式偏置电路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我还进一步让学生找到分压式偏置电路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接入一个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测试两组的输出信号大小,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然后分析原因。

2.进行教学手段创新,将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认识。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培养其创新意识,特别在认识微观世界方面,它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调动积极学生参与创新

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教学模式,创造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乐于表现自己;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乐于创新。具体做法有两点:

1.开放课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疑”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生才能积极去思考,在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创新的开始。

2.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创新空间。留十分钟到十五分钟时间给学生去讨论、交流,有了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大了,创新的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在学习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时,有学生就在相互讨论中提出比较放大部分用集成运放替代三极管是不是灵敏度更高?见解就非常好。

三、指导学法,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加强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合作,以思维训练为目的,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对学生的创新观点以及合理想法进行评价。允许学生采取逆向学习法,从质疑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从论辩中学习。在学习求解二极管中的电流一类的题型时,发扬学生协作精神,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解答,结果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解题方法:节点电流法、节点电压法、支路电流法、戴维宁定理。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

2.积极开展实验课、制作课,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验室,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电子线路》在做实验时,经常会出现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甚至不能实现目标,例如振荡器的制作,我只交给学生一个振荡器的电路图,而数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定,实验室提供给他们需要的器件,二十三小组只有十六组得到了振荡波,其中有的波形还有不同程度的失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组织各小组进行分析讨论,最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找到答案。

3.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的快乐。《电子线路》是一门实验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科技创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如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参观考察电子厂、无线电设备厂等,了解电子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技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增强科技运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新鲜的事物,会产生许多的疑问,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专家、学者等方法尝试解决。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快乐,还可以激发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

四、建立健全创新奖励机制,引导学生形成创新的良好风气和创新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创新的机制,引导学生形成乐于创新的良好风气。

1.平时在课堂上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时学生的问题很怪、很偏,要耐心解答,不要因为跟教学主题关系不大而忽略;有时学生的解题方法特别,一定要及时鼓励、表扬,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更加乐于积极思考,乐于创新。

2.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而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协作时的行为表现、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等作出的评价,从而保护了一部分学生的上进心,通过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基础入手。我们要在《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活泼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2

2.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0.3

3.秦彩军.《浅谈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

4.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

推荐访问:浅谈 创新 电子 教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