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的主要事迹或贡献4篇

篇一:孔繁森的主要事迹或贡献

  孔繁森事迹

  篇一:孔繁森的事迹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61年,孔繁森光荣参 军,1966年9月加入中国***。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

  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 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 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 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 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 水问题。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 阿里地委书记,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 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在他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 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 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1994年11 月29日,他在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篇二:孔繁森同志事迹简介 古老而又富饶的鲁西平原,象一位伟大的母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 女,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1944 年 7 月,孔繁森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堂 邑镇五里墩村,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农民,从他懂事的那天起,在父母那里 得到的就是清清白白为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教诲。1961 年,17 岁的孔繁森光荣地 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孔繁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 年 9 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1975 年—1979

   年,孔繁森担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几年间他为发展聊城地区的宣传、文化 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81 年,孔繁森第一次调藏工作期满,到莘县任县委 副书记,他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求进取,在莘县的干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1979 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时,亲属都在农村,母亲已年近八旬, 妻子王庆芝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生活非常艰难。

  可是孔繁森想到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不去总得有人去,谁家又没 有困难呢?于是,他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在西藏一干就 是三年,1988 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 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当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 依然还是那句老话:“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要走了,他默默地来到 老母亲面前,又一次为老人家梳理着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近母亲的身边,声 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过好几座山, 过好多条河。”已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她抚摸着儿子的头问:“咱不去不行 吗?”孔繁森哽咽着说:“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那 你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儿误了不行,多带些干粮、衣裳,路上可别喝凉水??” 老母亲心疼地认可了,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通”跪倒在老母亲 的面前,流着眼泪对母亲说:“娘,儿走了,您可要多保重啊!”说完,给老母 亲磕了一个头,便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征程。1979 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 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 了深厚的友谊。1988 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 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 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孔繁 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的投入,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 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 5000 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 群众解决饮水问题。1992 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 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 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 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 4500 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 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里长年气温零度以下,

   最低温度达零下 40 多度,每年 7 至 8 级大风占 140 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 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1993 年春天,年近 50 岁的孔繁森赴任阿 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阿里的情况,孔繁森逐县、逐区、逐乡的跑,实地考察、 求计问策,与当地干部一起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 间里,全地区 106 个乡他跑遍了 98 个,行程达 8 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 都留下了孔繁森深深的足迹。在阿里,孔繁森同时兼任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他为阿里的军队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早在 1990 年,迟浩田将军就诚曾写下 “心连心,同命运,共呼吸”的条幅赠予孔繁森。1994 年初,一场罕见的特大 暴风雪席卷了阿里高原,孔繁森迎着暴风雪到受灾最严重的改则县和革吉县指挥 救灾,救灾途中,饿了就吃一口风干的牛肉,渴了就抓一把雪塞到嘴里,超负荷 的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山反应,使孔繁森本来就带病的身体更加虚弱。2 月 27 日 的凌晨,孔繁森躺在革吉县曲仓乡一座牧民的帐篷里,剧烈的头痛使他怎么也睡 不着,他感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天旋地转。有着高原生活经验和医学常识的 孔繁森,预感到死神正在朝他逼近??,可是,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远在山东的老母 亲、妻子和儿女,他艰难地支撑着病体,打开手电筒在笔记本上给公务员小梁写 下了这样的交待:“小梁,不知为什么我头痛的厉害,怎么也睡不

  着。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我发生不幸,千万不能让我的老母亲、家属和孩子 知道,请你每月以我的名义给家里写一封报平安信??,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 我埋在哪里。”这哪里是什么交待啊,这分明是孔繁森提前写好的一份遗书啊! 然而,这一夜孔繁森没有倒下,终于挺了过来。

  篇三:孔繁森故事十则 孔繁森故事十则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 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20 世纪 90 年代,有这样一位 ***员,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人人格,他的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

  一、孔繁森小传

   孔繁森( 1944.07.16—1994.11.29) ,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人,孔子第 74 代孙。1959 年 7 月考入聊城地区技工学校,1961 年 7 月毕业后应征入伍,1966 年 9 月光荣加中中国***,1968 年复员回到聊城,历任聊城地区技工学校革委会 副主任、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79 年和 1988 年 两次赴西藏任职, 1992 年 11 月,调任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 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1994 年 11 月 29 日,他在赴新疆考察边贸途中 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 50 岁。

  二、寒门才俊 1944 年 7 月,孔繁森出生于冠县五里墩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五里墩住的都 是孔氏后裔,?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 孝廉耻勇?这些传统民风深入人心。孔繁森的父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 们温和柔顺、朴实厚道、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言传身教,成就了孔繁森五个兄 弟姐妹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离五里墩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文庙,也就是旧时祭祀孔子的场所,庙中建有祭 祀本地名流的乡贤祠和祭祀政绩卓越官员的名宦祠;堂邑县还有一位名人武训, 他兴义学、办教育、乐善好施,深受后人赞扬。这些,都对孔繁森的成长产生了 积极影响,激励他长大以后做一个办好事、有作为、受人敬仰的人。

  孔繁森从小爱学习,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义务管理孔繁森陈列馆 的孔祥印老人回忆说:我跟繁森是小学同学,六年来一直在一个班里,放学后, 我们经常在他家做功课,然后一起割草、干农活。那时他就乐于助人,谁有困难 都会帮一把,每当放假,都是他推着地排车帮老师运送行李。

  1959 年 7 月,15 岁的孔繁森考入聊城地区技工学校,被分到电工 206 班。在 班里,他是有名的?三多两难?学生:看的书多,思考的问题多,做的试验多;提 的问题难,做的作业难。老师喜欢这样的学生,同学们也很佩服他,年年被评为 三好学生。

  从那时起,孔繁森乐于助人的品质就显现出来。学校每月发的 1.5 元钱的助学金,他除了花几毛钱买肥皂和学习用具,从不乱花一分钱。有家庭困 难的同学吃不饱,孔繁森就不断拿自己的饭票送给他人,自己却时常饿肚子,夜 里饿得睡不着,就喝白开水充饥。

  他经常帮助同学们洗衣服。尤其在夏天,上实习训练课时,由于劳动强度大,

   出汗多,同学们的衣服脏得快,孔繁森便在同学们休息后,将他们的脏衣服收起 来,洗净晾干后再送给他们。对那些独立生活能力差、年龄小的同学,孔繁森更 是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他们。老师和同学们提起孔繁森,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啧啧?赞赏!

  三、战士本色 1961 年夏天,孔繁森从技工学校临近毕业时应征入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 民解放军,被分配到济南军区警卫营。在部队,他白天训练值勤、参加劳动,先 后给军区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当过公务员,照料过生活难以自理的军区副司令 员。晚上他爱看书学习,读得最多的是革命英雄故事: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方志 敏、刘胡兰、杨靖宇慷慨就义,董存瑞、黄继光舍身杀敌,欧阳海、罗盛教舍己 救人。这些故事震撼了他的心灵,净化了他的思想,激励着他奋进的步伐,为他 后来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部队这座大学校里,他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以雷 锋为榜样,刻苦学习***著作,苦练军事技术,连续 8 次参加济南军区军直积极 分子代表大会,连续 6 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和?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

  孔繁森在济南军区当兵时的老班长——臧秀启先生曾深情回忆起那段终生难 忘的军旅时光。当时臧秀启的父母都在苏北,家庭条件困难,有一次他收到母亲 来信说父亲病重。臧秀启心急 如焚,想想自己每个月仅有 8 块钱的津贴补助,他只能干着急。过了不久, 家里又连续来了两封信,说他寄回去的 40 块钱解决了家里的大问题,给父亲买 了药,余下的钱还买了粮食。臧秀启十分纳闷,自己每个月只有 8 块钱的补助, 怎么可能寄回去 40 块钱呢?于是便让母亲把汇款单据寄过来。直到看到了单子 上的字迹,他才明白,这救命恩人原来正是孔繁森。臧老先生说:?是孔繁森啊, 他把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和借来的 20 块钱都寄回了我家,这才救了我父亲 的命啊!? 臧老先生用一句话评价孔繁森:他是一个大好人。

  他做的好事,虽然一桩桩一件件都很平凡,但却平凡得伟人难以匹比,贤达 不可及之。他记得班里每一位战友的生日;每天早晨都会早起偷偷把战友们的洗 脸盆和牙缸打上水;训练劳累时他会在晚上给战友们打好洗脚水;为了替别人站 岗谎称自己没看时间;为了帮新兵打背包拿棉衣,执行紧急任务时自己都没来得

   及穿棉衣,寒冬里只披了一件大衣、穿了一只鞋子站了一夜。

  孔繁森平时有个小病小灾从来都不请假。有一次得了肠炎,几乎都要脱水了,

  他仍然坚持训练,领导强行把他关了?禁闭?,让他休息。而战友们生病时,他经 常几天几夜在病房里照顾他们,病在别人身上,疼到他的心里。有一次一个小战 士病还没好就偷偷地从医院里跑了出来,小战士哭着说:?我不能再住院了,再 住下去,我的病好了,孔班长就熬出病了。?

  在部队期间,孔繁森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当 时部队经常下乡和群众联欢,他总是可以和乡亲们打成一片,他还经常去孤 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帮忙干农活儿,把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三五块钱给他们。

  在每次回家休假的十天里,他总是要到队里干上七八天的农活,连工分也不要。

  孔繁森刚到西藏岗巴县工作时写信给臧秀启说:?这里实在是太艰苦了,全县 只有一棵树,既然来了我就要坚持下去,绝不打退堂鼓,决不当逃 兵。〃〃〃〃〃〃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这曾是孔繁森最豪迈的 誓言,在他走后却成为了总结他一生的挽联。

  四、义务劳动 1968 年夏天,聊城地区技工学校校办工厂生产 CQ6137 车床的工作正在紧张 地进行。?战高温夺高产,誓为国家多贡献?的口号成了广大教职工的实际行动。

  7 月 5 日一大早,学校广播室的大喇叭响了:?今天铸工车间开大炉,希望大 家踊跃参加义务劳。?刚刚转业回到学校工作的孔繁森,听到广播,二话没说, 借了件工作服,就急匆匆地第一个来到车间。

  ?小孔?,正在点炉的车间主任张化洲老师傅看到这位精干消瘦的青年,惊喜 地说:?听说你感冒了,今天就不要来了,人有的是。? ?我年轻,有点小病小灾,好的快。?孔繁森面带笑容坚定地说,?我第一次参 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哪能不来呢??

  

篇二:孔繁森的主要事迹或贡献

  孔繁森同志事迹简介 孔繁森同志事迹简介古老而又富饶的鲁西平原,象一位伟大的母 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一 位…….1944 年 7 月,孔繁森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他 的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农民,从他懂事的那天起,在父母那里得到的 就是清清白白为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教诲。

  1961 年,17 岁的孔繁森光荣地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 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孔繁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连年被评为五好战 士。

  1966 年 9 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5 年—1979 年,孔繁森担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几年间 他为发展聊城地区的宣传、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1 年,孔繁森第一次调藏工作期满,到莘县任县委副书记,他 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求进取,在莘县的干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1979 年孔繁森第一次赴~工作时,亲属都在农村,母亲已年近八 旬,妻子王庆芝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 生活非常艰难。

  可是孔繁森想到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不去总得有 人去,谁家又没有困难呢?于是,他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了 家乡和亲人,在~一干就是三年,1988 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

   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 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当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依然还是那句老话:

  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要走了,他默默地来到老母亲面前,又一次为老人家梳理着那稀 疏的白发,然后,贴近母亲的身边,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 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过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

  已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她抚摸着儿子的头问:咱不去不行吗? 孔繁森哽咽着说: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那 你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儿误了不行,多带些干粮、衣裳,路上可 别喝凉水……老母亲心疼地认可了,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 情,扑通跪倒在老母亲的面前,流着眼泪对母亲说:娘,儿走了,您 可要多保重啊!说完,给老母亲磕了一个头,便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征 程。

  1979 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 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 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 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 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 育事业奔波操劳。

  孔繁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的投入,为了结束尼木 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 5000

   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 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

  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工作,面对 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 要。

  阿里地处~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 4500 米,被称为世界屋 脊的屋脊。

  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 里长年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 40 多度,每年 7 至 8 级大风 占 140 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 步。

  1993 年春天,年近 50 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 阿里的情况,孔繁森逐县、逐区、逐乡的跑,实地考察、求计问策, 与当地干部一起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 间里,全地区 106 个乡他跑遍了 98 个,行程达 8 万多公里,茫茫雪 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孔繁森深深的足迹。

  在阿里,孔繁森同时兼任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他为阿里的 军队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早在 1990 年,~将军就诚曾写下心连心,同命运,共呼吸的条 幅赠予孔繁森。

  1994 年初,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阿里高原,孔繁森迎着

   暴风雪到受灾最严重的改则县和革吉县指挥救灾,救灾途中,饿了就 吃一口风干的牛肉,渴了就抓一把雪塞到嘴里,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时 间的高山反应,使孔繁森本来就带病的身体更加虚弱。

  2 月 27 日的凌晨,孔繁森躺在革吉县曲仓乡一座牧民的帐篷里, 剧烈的头痛使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感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天旋地 转。

  有着高原生活经验和医学常识的孔繁森,预感到死神正在朝他逼 近……,可是,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远在山东的老母亲、妻子和儿女, 他艰难地支撑着病体,打开手电筒在笔记本上给公务员小梁写下了这 样的交待:小梁,不知为什么我头痛的厉害,怎么也睡不着。

  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我发生不幸,千万不能让我的老母亲、家属 和孩子知道,请你每月以我的名义给家里写一封报平安信……,我在 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

  这哪里是什么交待啊,这分明是孔繁森提前写好的一份遗书啊! 然而,这一夜孔繁森没有倒下,终于挺了过来。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阿里人民终于战胜了这场罕见的雪 灾,全地区没有冻死、饿死一个人,而年仅 50 岁的孔繁森却苍老了 许多,黑瘦了许多,他的头发过早的灰白了。

  为了加速阿里的发展和振兴,1994 年 11 月,孔繁森带领阿里工 作组赴新疆塔城考察边贸工作,途中他在 4 页便笺上拟就了关于阿里 发展的 12 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谁又会想到这竟成了他留在高原的

   绝笔。

  孔繁森在藏工作十年间,深深爱上了~人民和那里的山山水水,

  早在孔繁森生前《大众日报》《聊城日报》《山东画报》《~日报》 等报刊都多次报道过孔繁森在~的感人事迹。

  孔繁森第一次进藏工作时,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1988 年,他第二次赴藏,随身的物品里就多了一个小药箱,每次下乡时, 他都用自己的钱购置药品装满小药箱,工作结束后,他的身边总围着 一群等候看病的农牧民,他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 药箱空了为止,孔繁森在拉萨市任副市长时,全市 56 所敬老院和社 会福利院,他走访过 48 所,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每见到 这些孤寡老人,就像见到我远在家乡的老母亲,照顾好这些老人,也 就是为我的老母亲尽孝了。

  

篇三:孔繁森的主要事迹或贡献

  孔繁森事迹

  篇一:孔繁森的事迹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

  1961年,孔繁森光荣参军,196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

  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 的友谊。

  1988年, 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 作。

  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

  到任仅4个月, 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 小学, 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 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 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 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年底, 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 阿里地委书记,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 里。

  在他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1994年, 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 8亿元, 比上年增长37. 5%;

  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

  1994年11月29日,他在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 年50岁。

  篇二:孔繁森同志事迹简介古老而又富饶的鲁西平原,象一位伟大的母亲,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1944 年 7 月,孔 繁森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农民,从他 懂事的那天起,在父母那里得到的就是清清白白为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教诲。

  1961 年,17 岁的孔繁森光荣地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 在部队这个大 熔炉里,孔繁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1966 年 9 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5 年—1979 年,孔繁森担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几年间他为发展聊 城地区的宣传、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1 年,孔繁森第一次调藏工作期满,到莘县任县委副书记,他识大体、 顾大局、讲团结、求进取,在莘县的干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 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时,亲属都在农村,母亲已年近八旬,妻 子王庆芝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生活非常艰难。

  可是孔繁森想到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不去总得有人去,谁家 又没有困难呢?于是,他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在西藏一 干就是三年,1988 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 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 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 当问他有什么困难时, 他依然还是那句老话:

  “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

  要走了,他默默地来到老母亲面前,又一次为老人家梳理着那稀疏的白发, 然后,贴近母亲的身边,声音颤抖地说:

  “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 地方去,要翻过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

  ”已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她抚摸着儿子的头问:

  “咱不去不行吗?”孔繁森 哽咽着说:

  “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 “那你就去吧,俺知 道公家的事儿误了不行,多带些干粮、衣裳,路上可别喝凉水??”老母亲心疼地 认可了,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扑通”跪倒在老母亲的面前,流着 眼泪对母亲说:

  “娘,儿走了,您可要多保重啊! ”说完,给老母亲磕了一个头, 便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1979 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 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 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 民政工作, 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 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

  孔繁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的投入, 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 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 5000 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 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 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

   里地委书记, 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 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 4500 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 脊” 。

  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里长年气温 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 40 多度,每年 7 至 8 级大风占 140 天以上,恶劣的 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1993 年春天, 年近 50 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 为了摸清阿里的情况, 孔繁森逐县、逐区、逐乡的跑,实地考察、求计问策,与当地干部一起寻找带领 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 106 个乡他跑遍了 98 个,行程达 8 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孔繁森深深的足迹。

  在阿里, 孔繁森同时兼任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他为阿里的军队建设倾 注了大量的心血。

  早在 1990 年,迟浩田将军就诚曾写下“心连心,同命运,共呼吸”的条幅 赠予孔繁森。

  1994 年初,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阿里高原,孔繁森迎着暴风雪到 受灾最严重的改则县和革吉县指挥救灾,救灾途中,饿了就吃一口风干的牛肉, 渴了就抓一把雪塞到嘴里, 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山反应,使孔繁森本来就 带病的身体更加虚弱。

  2 月 27 日的凌晨,孔繁森躺在革吉县曲仓乡一座牧民的帐篷里,剧烈的头 痛使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感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天旋地转。

  有着高原生活经验和医学常识的孔繁森, 预感到死神正在朝他逼近??, 可是, 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远在山东的老母亲、妻子和儿女,他艰难地支撑着病体,打开 手电筒在笔记本上给公务员小梁写下了这样的交待:

  “小梁,不知为什么我头痛 的厉害,怎么也睡不着。

  人有旦夕祸福, 万一我发生不幸, 千万不能让我的老母亲、 家属和孩子知道, 请你每月以我的名义给家里写一封报平安信??,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 哪里。

  ”这哪里是什么交待啊,这分明是孔繁森提前写好的一份遗书啊!然而,这

  

篇四:孔繁森的主要事迹或贡献

  孔繁森的主要事迹

  孔繁森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的精神事迹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wtt 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孔繁森事迹希望您喜欢。

  孔繁森事迹(一):

  一个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人 1979 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

  家中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三个幼小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妻子都让 他牵肠挂肚。但是孔繁森想着党和人民需要自己总要有人去于是 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期盼能为藏族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岗 巴工作三年全县的乡村、牧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与当地的藏族 人民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1988 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 和民政工作。任职期间他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将全市 8 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都跑遍了。在 他和全市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下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 45%提高到 80%。

  1992 年 7 月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了里氏 6.5 级地震孔繁 森率工作组在羊日岗乡地震废墟上发现了三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他 们是 12 岁的曲尼、7 岁的曲印和只有 5 岁的贡桑。他向乡干部提 出抚养要求并把孩子带回拉萨。看到他实在忙但是来另一个藏族 干部收养了大一点的曲尼。上个世纪 90 年代孔繁森每月工资收入

  第1页共7页

   也就一千多元其中在老家聊城的是四百多元在西藏领的补贴是六 百元。但是他在那里收养了孤儿生活一下就更加拮据了但他从没 向组织上伸过手。每月发工资都是先拿出三个信封分出曲印、贡 桑的(他收养的孤儿)两个孤寡老人的然后才是自己的生活费。十 年孔繁森总是把自己的钱用来接济别人搭上工资还不够甚至把家 属在农村卖棉花、卖粮食的钱都花在藏族老人、孩子身上。往往 刚过半个月工资就已经所剩无几有时连向食堂交伙食费的钱都不 够自己经常白饭就榨菜开水泡方便面。花七十六块钱买的西装从 内地穿到西藏始终舍不得丢。时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将军到他宿 舍竟然找不到一块香皂。

  孔繁森事迹(二):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

  1944 年 7 月孔繁森出生于山东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的一个 贫苦农民家庭。1961 年孔繁森 17 岁他选取了光荣参军。在部队他 刻苦学习勤于训练连续六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连续六次参加军 区直属部队用心分子代表大会并获得“特等射手”称号。1966 年 9 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孔繁森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是山东人推崇的‘仗义性格’他 的口头语就是‘有事吗’是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心目中不怕麻 烦、不怕吃亏的那种热情厚道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高杉 在理解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他是有名的‘三哥’你有困 难不等你张口他就会主动出手帮忙。他能把家属在农村卖棉花买

  第2页共7页

   电视的钱借给朋友急用。他不是有了权之后才开始做好事的即便 在生活困难的年代他也会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薪金给同事的老人 买包点心或者买斤红糖。”

  “孔繁森爱生活爱自然是一个多才多艺、情趣广泛的人。他 喜欢唱歌、跳舞、登山、收藏、摄影和文学创作。”高杉介绍 说。“联欢会上他会用他的歌喉和出色的号召力感染大家。在聊 城他先后兼任过青年摄影家协会和乡韵文学社两个组织的名誉会 长(社长)有不少文朋诗友。他的日记、诗歌和西藏风光摄影充满 情怀和才气。他还擅长烹饪拉萨市职高创办时他作为烹饪班兼职 教师亲自授课示范。儒家文化的传统美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红色文化共同汇成了孔繁森大爱的源头活水。他有两个听不 得:一是听不得别人说山东不好西藏不好;另一个就是听不得别人 有难处。”

  孔繁森的小女儿孔玲在理解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也谈到:

  “父亲菩萨心肠、见不得别人受苦他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像一团火 一样点燃了身边每一个人像磁场一样深深吸引感染着每一个 人。”

  作为父亲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孔繁森心急如焚孩子取得 了好成绩他又很自豪很高兴。1993 年孔玲如愿考上了西南政法大 学孔繁森拿着录取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满脸的喜悦和欣慰。作 为丈夫他深深爱着这个家爱着自己的妻子。两次历时十载孔繁森 与妻子长期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他最爱唱的一首歌是《说句心里

  第3页共7页

   话》以表达对母亲、对妻子、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作为儿子 孔繁森对母亲十分孝敬每次离家回西藏工作时他都在母亲的跟前 长跪不起久久不忍离开为自己忠孝不能两全表达歉疚和遗憾。

  孔玲很小的时候孔繁森就告诉她女孩子必须要自立、自强、 自尊、自爱。每每遇到困难孔玲都会努力自己去克服。在孔玲的 红色笔记本中孔繁森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是 人格”“一个只有克服了自己缺点和弱点的人才是最强大的 人”“一个人只有不断总结经验、经历磨难才能成长”他用这些 话来指导女儿的健康成长也用这些话来激励自己更好的工作和生 活。

  孔繁森深深爱上了神奇而壮美的雪域高原把整个身心献给了 这片土地这是他第二次赴藏时在冈底斯山前留影。资料图

  孔繁森事迹(三):

  孔繁森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雷 锋”“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 范”。他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谱写 了具有最朴素的普世价值和人文情怀闪烁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 性之光和理想之光。今天我们从普世价值的角度认识和传播孔繁 森精神, 大力倡导爱人、帮人、关心人的人生价值观对构建和谐 社会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大有裨益。

  深入挖掘“好人”“大写的人”这一基本特质倡导与时俱进 地学习孔繁森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孔繁森

  第4页共7页

   精神集中体现的爱、爱别人、爱人民、爱集体、爱祖国的价值观 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一切家庭团体、一切国家种族和宗教也照 顾到全人类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具有跨文化、跨民族、 跨宗教的普世价值是全球人类普遍能够接受的伦理观广泛传播推 广终将造福人类!

  十五年前一个光辉的名字在一夜之间誉满中华大地;一位共产 党员在共和国历史上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一种高尚的精神至今 依然感动和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这就是孔繁森和孔繁森 精神!十五年过去了孔繁森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庆祝新中国六十年华诞之际孔繁森当选为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 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山东省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 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值此纪念孔繁森殉职十五周年之际以 更开阔的眼界审视孔繁森精神的时代特征从普世价值的角度来全 面深刻认识孔繁森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好人”“大写的 人”这一基本特质对于在更深的层次、更广泛的领域与时俱进地 学习和传播孔繁森精神促进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孔 繁森精神走向世界扩大先进文化影响力使之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 积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 个问题。

  

推荐访问:事迹 贡献 孔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