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要点

摘要:鲫鱼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销售量大等特征,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及养殖者的欢迎,在我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证鲫鱼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总结出一些鲫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鲫鱼;养殖技术;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965.117    文献标识码:C

1  养殖技术

1.1  掌握鱼苗规格密度合理搭配

鲫鱼养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假如想要对鲫鱼的质量及产量做出保证,那么在鲫鱼养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就应当将鲫鱼当成主要饲养品种。并搭配一定数量其他鱼类,在鲫鱼放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鱼苗规格为60g/尾,每667平方米放养鱼苗数量1500尾,养成规格在300g左右。可以依据池塘面积,管理水平以及鱼种规格做适当的增减。鲫鱼养殖过程中搭配的鱼种可以选择花鲢,花鲢数量大致上为鱼类养殖总数的15%左右。放养的花鲢鱼育苗规格为30g/尾为佳,放养数量大致上为300尾每667平方米。在正式将鱼苗放置在池塘当中之前,需要对其做消毒处理,将鱼苗放置在浓度为2%的食盐水当中消毒一刻钟左右,或者是将其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当中消毒20min,就可以完成鱼苗的消毒工作,开展后续鱼苗放养工作。

1.2  保证池塘中氧气充足性

鲫鱼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溶解氧需求量比较高,氧气充足才可以对鲫鱼正常生长发育及繁殖做出保证,假如在养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池塘当中溶解氧含量不充足,就有可能对鲫鱼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增氧设备的合理开放时间应当是,晴天的时候中午开放,阴天清晨开放,傍晚不开放增氧设备,浮头之前开,连续阴雨天气的时候半夜开放,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当中应当坚持每一天开放。

1.3  对池塘水质做出保证

鱼塘水质会直接对鲫鱼生长发育速度及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一定是需要对池塘当中水质清洁性做出保证,每间隔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生石灰的使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0g左右,也可以在养殖用水当中放置一定数量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依据说明书使用,一次为基础对池塘水质做出保证。

1.4  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

某些废弃有机物可以在鲫鱼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养殖者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天然有机肥料,比方说畜禽粪便适量的投放在池塘当中,让鲫鱼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摄入足量的营养物质,既可以节省下来一定数量的饲料,也可以让鲫鱼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1.5  机械半自动化养殖

因为鲫鱼在各种淡水产品养殖中算是进食速度比较缓慢的一种,每一次仅仅可以吞食饲料1-2粒,假如使用人力投喂方法,会耽误很多的时间,并且饲养者的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可以使用投饵机械设备代替人工开展鲫鱼养殖工作,和人工饲养方式进行相互比较,投饵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喂食均匀性做出保证,保证每一条鱼都可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在此背景之下自然也就可以对鲫鱼的生长速度及其质量做出保证。

2  病害防治

2.1  水霉病

水霉病也会被称为白毛病、肤霉病等,水霉菌最初寄生的时候,带病鱼类一般都难以看出任何有异常的地方,在发现病症的时候,菌丝就已经进入到鱼体内的伤口当中,在捕捞及运输的过程中容易让鱼体受伤,或者是在寄生虫以及细菌感染等问题的影响之下出现病灶止呕,霉菌的孢子就会从上口当中侵入,导致鱼类皮肤出现溃烂问题,组织不断坏死,在病灶面积逐渐扩大的情况下,鱼类的负担逐渐增大,游动不正常,食欲不断衰减,鱼体也逐渐消瘦下去,最终也就会因为病弱而死亡。

此疾病一般是会在20℃一下的低水文季节当中发病,早早春以及晚秋季节当中最容易出现。水霉菌对寄生宿主的挑选十分严格,鱼种及成鱼都有可能被感染。养殖密集度较高的越冬池以及水质消瘦的春季池塘当中爆发这一疾病的几率比较高。

鱼种放养的时候应当比较小心,尽可能规避鱼体损伤问题,在正式进入到池塘当中之前,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浸泡剂泼洒,尽可能规避在15℃一下的环境当中开展鱼类养殖工作,以免鱼体出现冻伤及擦伤等问题,在此背景之下自然也就可以将水霉病的发生几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2  细菌性烂鳃病

此疾病的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发病鱼类体色发黑,游动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反应也十分迟钝,呼吸困难,腮丝肿胀并且还有非常多白色粘液,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腮丝末端缺損,软骨外露,最终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并疾病在水文越高的情况下发病及传染速度越快。

严格控制放养密度及鱼种搭配比例,定期在池塘中添加一定数量新水调整水质,整个池塘当中泼洒生石灰,将池塘酸碱度控制在7左右,使用二氧化氯溶液在整个池塘当中进行泼洒,连续使用3天。使用乌柏树叶放置在水体当中沤烂,隔几天翻动一次,就可以将细菌性烂鳃病发病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  结语

在本文中提出一些鲫鱼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要点,希望可以让养殖者对技术要点形成深入的认识,在日后鲫鱼饲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完成养殖及病害防治工作,从而也就可以对鲫鱼生长速度及质量做出保证,妥善解决以往鲫鱼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让养殖者获取到更多经济效益,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祭仲石,韦艳,厉成新,王中清,吴秀林.鲫鱼细菌性出血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研究[J].渔业致富指南,2019(12):54-56.

[2]朱卫,郭丽芸,唐忠林,储卫华.鲫鱼养殖池塘底泥菌群结构及常见可培养菌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04):259-263.

[3]张楚妃,李顺茂,林壮炳.河口区南美白对虾与鲫鱼生态养殖技术[J].海洋与渔业,2018(07):74-75.

推荐访问:病害 鲫鱼 要点 养殖技术 防治